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湾,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乡愁》余光中(台湾) 1972年作
材料三:1993年10月,台湾艺术家在北京演出舞剧《薪传》。1995—2000年间,海峡两岸间接贸易额达1300多亿元,台湾同胞到大陆达1200多万人次。
请回答:
(1)分别说出材料一中两副图(A、B)是哪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区旗?
(2)材料一反映出我国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利益提出的科学构想是什么?简述这一科学构想的基本含义。
(3)联系材料二、三说明海峡两岸交往发生了什么变化?谈一谈产生变化的原因。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以“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于3月26日至29日在海南博鳌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迈向命运共同体,必须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大事、办好事、办长久之事。某小组以“合作”为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
【合作即团结】
(签字国)兹宣告:(一)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二)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联合国家宣言》
(1)写出上列史料“三国同盟”中位于欧洲的两个国名。
(2)请你概括史料的主要观点并例举两个史实,说明该观点得到了贯彻执行。
【合作即和平】读右图:
(3)周恩来在下图会议上提出了什么主张?这一主张体现了新中国怎样的外交原则?

【合作即发展】一部iPhone手机,美国公司提供创意,德日韩企业提供核心零件,中国富士康把它组装起来。
(4)这说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如何正确应对这一发展趋势的挑战。

科技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深刻地影响着国际局势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欧美国家的人们不仅能与千里之外的人们用电报迅速通信,还能将夜晚的街道变得彻夜通明,还使人类翱翔天空的理想变成了现实。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填写下表。

名称
成就
主要标志
进入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
家用电器:电灯电影、留声机等
新通讯工具:电报、①
新交通工具:②发明了汽车、
发明了飞机



材料二:下图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

材料三:(美国)仅1865年至1900年,被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64万多种……为促进科学和实用技艺的普及,对作家和发明家的著作和发明,在一定期限内给予专利权的保障……美国人第一次把专利权写入了宪法,用国家的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
———— 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2)根据材料二,比较1870年与1913年英美两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说明美国经济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3)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可能会带来一些社会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兴利除弊?

图片见证历史,图片诉说历史。新中国成立至今,虽然压经风雨六十余载,却走过了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复兴之路。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1)阅读图l,说一说为什么新中国的成立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图2反映了三大改造中的哪一项内容?这次改造中的创举是什么?
(3)图3中的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这次会议在思想、政治、组织上各做出了怎样的重要决定?
(4)在这以后,中共十四大提出了什么重大理论?
(5)从我国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及成就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2分)

世界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历史车轮总是滚动向前。变革(或革命),有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有的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让我们随着历史的脚步,去寻找变革的轨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中国变革图强]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经受百年耻辱,中国的仁人志士希望变革图强,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
(1)请分别简要地说出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的作用(或影响)。
[工业革命改变的世界]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火车汽车代替了马车、人类可以在天空飞翔、电灯让黑夜不再漆黑……
(2)请分别写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和主要影响。
[世界格局的变化]从1945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虽然近70年的时间没有发生世界大战,但国际竞争和对抗却没有停止过。下图是“二战”至今,世界格局的演变情况。

(3)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世界格局演变的情况。
(4)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过程中,什么起决定性作用?
(5)面对世界局势的变化,中国该如何应对?

阅读下列材料: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同时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0周年。“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战争的硝烟虽然逝去多年,但伤痛和教训不该忘记。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全民族抗日开始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请你列举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取得胜利的两个战例。
(2)在抗日战争中,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下图是1937年12月日本《东京日日新闻》一则报道的截图,它是哪个丑恶历史事件的有力罪证?

(3)请分别写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和进一步扩大的标志性事件。
(4)从下表中,我们应该得出什么结论和启示?(2分)

项目名称
参战国(个)
卷入人口(亿)
参战人员(亿)
伤亡人员(亿)
直接经济损失(亿美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30多
15
0.7
0.3
1805
第二次世界大战
60多
20
1.1
1.9
40000


(5)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