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情境,探究问题。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围绕这一主题设计了一个展览板块,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第一板块:体验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一)秦朝
秦朝秦始皇时,大将 大举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后又修筑了 用
来抵御匈奴。他还开发南疆,兴修了 沟通了长江和珠江水系。
(二)汉朝
(1)汉朝汉武帝时,大将 、 打破匈奴,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2)汉武帝派 出使西域开通了中西交往的通道 。后来,汉朝设立 ,对西域进行政治、军事管理。
(3) 这条中西交往的通道从起点出发,所经之处的先后顺序是( )
① 河西走廊 ② 新疆境内 ③ 欧洲 ④ 西亚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③ | C.①③④② | D.④③①② |
(三)魏晋南北朝
(1)乘坐时空飞船,来到了北魏,亲历了北魏孝文帝改革。孝文帝改革前后北魏人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请举两例说明。
(2)魏晋南北朝时期北人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哪些变化?
第二板块:感悟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1)纵观秦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关系史实,你认为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关系的主流是什么?
(2)以史为鉴,今天我国各民族之间应该如何相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一首流行于英国十九世纪初期的歌曲:“当你走进一家破落的织布店,两三部织布机映入眼帘,如同废物一般被冷落在角落。你问这般光景是何原因?店里的老母亲说得可怜:女儿们因为织布机不方便,离家到工厂去赚钱。”
材料二: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计算;……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三: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迅速运用于生产领域,形成了……革命浪潮。它也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请回答:
(1)世界历史上头两次工业革命中都出现了新能源,把人类带入了两个新时代。这两个新能源分别是什么?新时代又分别指的是什么时代?
(2)材料二的交通工具是谁发明的?
(3)请依据材料三说明工业革命的作用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1856年3月,沙皇……在对莫斯科贵族的一次讲话中指出:“……现行的农奴制不能一成不变,与其等待农奴自下而上地来解放自己,倒不如从上面来废除农奴制度,解放农奴为好。”他后来又在国务会议上强调:“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因而宜尽快通过改革方案。”
请回答:
(1)这位沙皇是谁?他这番谈话是针对国历史上什么重大事件而言的?
(2)这次事件的性质是什么?它对俄国的发展起了怎样的促进作用?
(3)在俄国进行这一重大事件时,大洋彼岸的美国“正在进行如火如荼的革命”这次“革命”爆发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这次“革命”中有哪两个文献起到了转折点的作用?这次革命对美国历史最深远的影响是什么
(4)日本也在稍后发生了同样性质的改革,你知道此次改革中对日后的日本发展影响最大的措施是什么吗并说出为何这次改革后强大的日本令亚洲邻国警惕
科技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改变了世界面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8世纪中叶以来,人类历史上先后发生了三次科技革命,发源于西方国家及衍生国家,并由他们所创新所主导。第一次科技革命(1760-1840年),标志着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改变社会关系和国际格局,推动了人类的发展进程;第二次科技革命进入了“XX时代”(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使得电力、化工、汽车等重工业兴起,提炼出的新能源,用于新的交通工具,促使交通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的交流更为频繁;二战后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还在全球扩散和传播。前三次科技革命使得人类发展进入了空前繁荣的时代,与此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能源、资源消耗,付出了巨大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代价,急剧地扩大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进入21世纪,人类面临空前的多重挑战,由此引发了第四次科技革命(工业4.0时代)——绿色工业革命。
————百度百科
(1)揭开第一次科技革命序幕的发明是什么?第一次科技革命对“国际格局” 有何影响?
(2)在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阶段上有何变化?
(3)材料中第二次科技革命“提炼出的新能源”指的是什么?“新的交通工具”使用的动力机械是什么?
(4)依据材料指出前三次科技革命带来了哪些社会问题?
(5)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悟?
思想解放运动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基督教会垄断西欧文化教育约千年之久,人们生活在蒙昧之中。14世纪以来,意大利工商业城市兴起,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催生出一场新文化运动悄然兴起。由于教会势力比较强大,资产阶级只得借助被教会视为异端的古希腊、古罗马文化来表达自己的反封建思想,“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的中幸福”,这中思潮广为流行。它催生出众多彪炳史册的思想文化巨匠。
——百度百科
【材料二】18世纪思想领域掀起一场更为激进、彻底的启蒙运动。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卢梭等继承文艺复兴的精神,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从而形成普遍和必然的真理——“理性主义”,“理性主义”思想也成为整个启蒙运动的核心,启蒙思想家们用“理性主义”之光照亮了欧洲近代社会发展的道路。
——百度百科
【材料三】 “自马克思主义诞生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上的报告》
(1)材料一中的“新文化运动”指的是欧洲哪一思想解放运动?在这场运动中“广为流行的思潮”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指出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写出受这一运动影响的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1例)
(3)材料三中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标志是什么?用以指导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哪一历史事件?
(4)上述材料反映了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其中性质与其它两则材料明显不同的是哪则材料?
(5)读完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悟?
2015年国家领导人会见了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俄罗斯总统普京、美国总统奥巴马……某校历史兴趣小组收集三副图片和相关资料,请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
从很多方面来讲,是他让我的故事成为可能,是他让美国的故事成为可能,奴隶制度的废除,才有可能成为美国的第一任黑人总统。 ——奥巴马 |
![]() |
材料二 |
有人说我是“新沙皇”,我不是,历史上沙皇,并非平庸之辈:最杰出的彼得大帝;1812年抗击法军入侵的亚历山大一世,结束旧制度带领俄罗斯开启新征途的亚历山大二世……——普京 |
![]() |
材料三 |
一、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二、上下一心(加强中央集权),盛行经纶;三、官武一途以至庶民,各遂其志,人心不倦;四、破旧有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五、求知识于世界(文明开化),大振皇基 ————安倍晋三重读《五条誓文》 |
![]() |
(1)材料一图中悬挂的是被誉为“美国国父”的油画,写出他的名字。在他的领导下,通过哪部法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政治体制?
(2)材料一中“是他让我的故事成为可能”,“他”这个人指的是谁?他颁布的哪一份法律文件使奥巴马能够成为“美国第一任黑人总统”。
(3)材料二中率领“法军入侵俄国”的人物是谁?“结束旧制度开启新征途”指的是俄国哪一历史事件?
(4)材料三中“上下一心”即加强中央集权,为实现这一目标,日本采取了什么措施?为了“求知识于世界”,实现“文明开化”,日本在明治维新中是如何做的?
(5)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为该小组拟定一个恰当的研究主题( )
A、资产阶级革命B、资产阶级改革
C、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D、步入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