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广云在《民国三大政治遗产:人民主权•以党治国•政治协商》中认为:“政治协商应该是不同意识形态政党超越意识形态达成的一种公共政治行为,是在不同意识形态集团中建立的一种共识机制。”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政治协商制度是超越意识形态差异的共识机制 |
B.政治协商制度是政党间求同存异谋发展的基础 |
C.政治协商制度是不同意识形态的政党共掌国事 |
D.政治协商制度是对民国政治遗产的继承与发展 |
钱乘旦先生在《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一文中称:“西方现代化经几百年的发展,其优与弊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下列选项符合此处修补、修正的分别是( )
A.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立欧盟 |
B.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世界银行 |
C.建立社会福利制度、建立欧洲共同体 |
D.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建立世界银行 |
下表是1949年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和政务院领导人构成情况(单位:人)
职务 |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
政务院 |
||||
主席 |
副主席 |
委员 |
总理 |
副总理 |
政务委员 |
|
共产党 |
1 |
3 |
29 |
1 |
2 |
6 |
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 |
0 |
3 |
27 |
0 |
2 |
9 |
从表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①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②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③多党合作,具有广泛代表性④共产党与民主党派联合执政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指出“1774年,当路易十六执政时,他所继承的是一个自路易十四时代就已经达到空前鼎盛的专制的王朝。……大革命是在人民对苛政感受最轻的地方爆发的……在大革命之前,欧洲国家几乎全部都是君主制和农奴制,而法国在14—15世纪就废除了农奴制。法国大革命前二十年,人口在增加,财富增长得更快……经验告诉我们,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候。”作者观点的实质是( )
A.革命前法国的社会矛盾并不尖锐 |
B.专制社会里,君主改革容易带来危险 |
C.经济繁荣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
D.经济繁荣加速了革命的到来 |
下图是由两岸故宫博物院组成的专家组共同绘制的发生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故宫文物大迁移路线图。下列对各阶段的文物迁移表述错误的是
A.第一次迁移:九一八事变后,日军进逼华北 |
B.第二次迁移:日军全面入侵,国民政府内迁 |
C.第三次迁移:抗战取得胜利,国民政府迁往南京 |
D.第四次迁移:平津战役胜利结束,北平和平解放 |
据清代档案《户部汇题各省民数谷数清册》统计,咸丰元年(1851年)尚有完整的全国人口记录,咸丰三年起,南方多省册报残阙,人口遽降。造成种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起义爆发,冲击了旧的统治秩序 |
B.清朝吏治腐败,户籍管理混乱 |
C.列强发动侵华战争,户籍管理受冲击 |
D.清政府调整政策,放松了户籍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