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理即是气之理,理不先而气不后。”“礼虽纯为天理之节文,而必寓于人欲以见……故终不离人而别有天,终不离欲而别有理也。”王夫之对“理”的阐述
①承袭了朱熹的天理观 ②体现了朴素唯物精神③宣扬了经世致用观念 ④具有个性解放的色彩

A.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与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下列关于“这场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只有学生和知识分子参加
②工人阶级是先锋军
③“这个丢失的省份”指山东省
④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反帝意识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中国自古就有“民众说话,共同议政”的共和政治思想。下列著作或文件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新学伪经考》 C.《天演论》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梁启超先生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大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由此推断,他认为辛亥革命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下图为“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网站首页,页面设置了三项链接。如果再添加一个新的网页链接,最合适的是

A.鸦片战争 B.天国兴衰 C.洪秀全 D.《天朝田亩制度》

近代前期中国有份《盟约书》表示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令保全,不令倭得”。文中所要保全的国土是

A.香港 B.东北 C.台湾 D.南京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