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定州汉墓出土的竹简《论语》”。对该竹简制作年代的推论相对合理的是
A.汉代制作,因为竹简出土于汉墓 |
B.春秋时期制作,因为竹简内容是《论语》 |
C.肯定不是汉代制作,因为书写材料是竹简 |
D.肯定不是春秋时期制作,因为字体是隶书 |
1915年,在上海出版了一份以青年为主要对象的刊物,发刊词写道“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族,方兴未已。”这一思变、求变,籍以解决问题的方法主要是针对当时的
A.经济组织 | B.军事技术 | C.思想观念 | D.教育制度 |
明清以来,书籍翻译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观察下图,导致19世纪中后期我国翻译西方书籍新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A.魏源等人的倡导 | B.“中体西用”思想付诸实践 |
C.新式学堂的开设 | D.早期维新派的宣传 |
毛泽东指出:“中国现时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这一论述属于毛泽东思想中的
A.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理论 |
C.新民主主义理论 | D.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
从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有
①《清明上河图》②程朱理学③元曲④小说⑤汉赋
A.①②③④ | B.①④⑤ | C.①④ | D.①③④ |
“诗仙”李白的诗风飘逸、豪放,而“诗圣”杜甫的诗风则凝重、沉郁,这是因为
A.两人性情不同,李白个性张扬、杜甫性格忧郁 |
B.李白出身于家境殷实的地主家庭,而杜甫出身于贫困的农民家庭 |
C.李白生活于盛唐时期,而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时期 |
D.李白得到唐玄宗的欣赏,意气风发;而杜甫不受重视,落落寡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