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地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先行区域,20多年来一路领驰中国经济,创造人令人瞩目的经济发展奇迹,东部地区在多年来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有其自身“增长的烦恼”,东部地区资源相对紧缺、人口密度大,经济与环境的矛盾比较突出:省内的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仍没有很好解决;特别是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使东部地区土地日趋紧张,能源难以为继、城市超负荷承载。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东部地区应如何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消除“增长的烦恼”。
2010年是我国的多灾之年:年初新疆连续遭受九次大范围寒潮冰雪天气过程、西南五省区遭受秋冬春连旱,4·14青海玉树发生7.1级大地震、6月中下旬南方十一个省份遭受洪涝灾害,8月7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这些自然灾害给我国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极损害,对经济社会发展也带来巨大影响。
辨题:巨大的自然灾害是自然界运动规律的必然结果,与人类无关,人类也无能为力。
20世纪初,面对西方工业浪潮的冲击,中国的文化界有不同的回应。
甲观点认为:“中国的唯一出路是自己认错,全心全意学习西方。我们必须承认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上机械上不如人,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肯认错了,方肯死心塌地地去学人家。”
乙观点认为:“中国立国数千年,礼仪纲纪,云为得失,皆奉孔子之经,若一弃之,则人皆无主,是非不知所定,进退不知所守,身无以为身,家无以为家,是大乱之道也。要冒万死以力保旧俗,存礼教而保国魂。”
对以上两种观点你是如何认识的?
有人认为,既然经济建设是所有工作的中心,一切活动都必须围绕经济建设展开,那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可有可无的事。
这种看法对吗?为什么?
就业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同学们常常议论的话题。
甲同学:“不管什么职业,只要能稳定的干一辈子就行。”
乙同学:“在社会主义国家,就业就是要靠政府。”
丙同学:“工作要体面,不要让人看不起。”
丁同学:“一定要找与自己专业知识对口,志趣爱考一致的工作。”
请对上述四人的观点分别进行简要评析,指出其合理和不足之处?(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