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削弱相权,汉代、唐代、宋代采取的相同做法是( )
| A.增加宰相的名额 |
| B.废除宰相 |
| C.选用级别较低的官员参与中枢决策 |
| D.分割宰相的权力 |
柳诒征《中国文化史》载:“(宋代)士大夫家以藏书名者,所在多有。……其最富者,至逾十万卷,盖超过于宋之馆阁矣。”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印刷术的发展 | B.科举制度完善 |
| C.造纸术有突破 | D.图书成为商品 |
北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宋徽宗办画院,招画师采用唐人诗句命题考试。其中有一题为“蝴蝶梦中家万里”,夺魁者王道亨画苏武牧羊假寐,以见万里意。此画的风格应为( )
| A.宫廷画 | B.文人画 |
| C.民俗画 | D.人物画 |
中国古代文学表达的主流形式经过了以下变迁: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下列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变迁特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多元兼容、雅俗共赏 |
| B.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 |
| C.逐渐平民化、世俗化 |
| D.文学形式由落后到先进 |
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对这一艰深的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 )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
|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 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
| D.“师夷长技以自强” |
1917年,《新青年》第2卷第6期发表了胡适的《朋友》:“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该诗( )。
| A.具有明显的反封建斗争精神 |
| B.否定了传统的道德观念 |
| C.宣传了民主科学的思想理念 |
| D.体现了文学革命的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