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葬久丧,重为棺椁,多为衣衾,送死若徙,三年哭泣,扶后起,杖后行,耳无闻,目无见,此足以丧天下。又弦歌鼓舞,习为声乐,此足以丧天下。”这段材料是春秋战国时期某一学派对另一学派的批评言论,这两个学派分别是( )
A.墨家和儒家 | B.儒家和道家 | C.法家和儒家 | D.墨家和法家 |
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没有提出开国会、定宪法,是因为他们
A.不敢触动封建制度 | B.认为这一政治主张不符合中国国情 |
C.认为中国“民智未开”,难以实行立宪制度 | D.对封建势力作了妥协 |
19世纪60年代日俄改革的最大不同点是
A.性质不同 | B.目的不同 | C.结果不同 | D.方式不同 |
1989年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
A.日本臣民无条件享受选举和被选举的民主权利 | B.法官由选举产生 |
C.天皇神圣不可侵犯,是国家最高的统治者 | D.内阁只对议会负责而不对天皇负责 |
晚清有御史上奏称:“近日人心浮动,民主民权之说日益猖獗。若准各省纷纷立会,恐会匪闻风而起,其患不可胜言。”这个奏折针对的是
A.太平军 | B.洋务派 | C.维新派 | D.义和团 |
19世纪后期,“脱亚入欧(仿效欧美)”逐渐成为日本社会的主流认识。受其影响,明治政府采取的措施有
① 开展工业革命 ② 废除封建制度 ③ 实施“大陆政策”④ 推行“文明开化”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