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朱熹曰:“若是格物致知有所未尽,便是知得这明德未分明。”王阳明说:“知善知恶是良知。”这可以认证二人都主张(    )

A.知行合一,都产生于心
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
C.心就是理,心外无物
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宋明理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787年,美国参加制宪会议的代表们,“念念不忘的是千百年来的政治传统,这一传统是从英国继承来的,始终强调妥协和折中”。妥协的各方包括(  )
①联邦主义者和州权主义者 
②自由州和蓄奴州 
③大州与小州 
④总统、国会和法院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③④

从1887—1897年,英国内阁占用议会会议的时间平均达到84.5%,议员个人很少有提出议案的机会;在许多重大问题上,议会只规定一般原则,而由内阁去制订具体的实施细则,而且议会通过投不信任票来监督和控制内阁做法的有效性也变得极其微弱了。上述现象表明(  )

A.议会的权力和作用被削弱
B.议会的立法权力正在丧失
C.英国的政治制度正在发生变化
D.内阁对议会起到了限制作用

“英国‘光荣革命’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里的“办法”具体是指(  )

A.发动宫廷政变 B.确立“法律至上”原则
C.实行民主共和制 D.实行责任内阁制

1701年,英国《嗣位法》规定:“法官的任免权不再属于国王而是属于议会;以后凡议会谴责、定罪的人,国王都不能任意赦免。”这反映了(  )

A.议会进一步抑制了王权 B.国王与议会相互制约
C.国王权力得到了加强 D.责任内阁制形成

凤凰网曾发表过一篇题为《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苏联:抗拒改革的“停滞”盛世》的文章。之所以称当时的苏联是“盛世”,主要是因为勃列日涅夫时期(  )

A.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得到实质性进展
B.已经冲击苏联已有的政治经济模式
C.重视科技进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D.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和国力大为增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