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鸦片战争前后,江南的经济重心从苏州渐移到上海,地方人士慨叹苏州曩时列肆如栉,货物填溢,楼阁相望,“今则轮船迅驶,北自京畿、南达海徼者又不在苏而在沪矣。”导致苏州和上海地位更替的最重要的经济因素是(      )

A.苏州传统棉纺织业的衰落
B.《南京条约》签订后上海开埠通商
C.运河贸易被海运彻底取代
D.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苏州经济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文献中,反映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是()

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老人吴玉章曾经说过“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B.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
C.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D.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

下图义和团散发的宣传揭帖,该揭帖把帝国主义和教会侵略势力喻为猪羊,画边题联为:“万箭射猪身,看妖精再敢叫不。一刀斩羊颈,问畜牲还想来么。”从中获取的信息不包括()

A.表达了义和团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决决心
B.反映民族矛盾是当时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
C.义和团运动把斗争矛头直指在华洋教势力
D.放弃对清政府的幻想,依靠自身力量进行反侵略斗争

1899年康有为曾写过一首绝句:“碧海沉沦岛屿环,万家灯火夹青山。有人遥指旌旗处,千古伤心是马关。”康有为之所以发出“千古伤心是马关”的伤感是因为()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1880年,薛福成写道:“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而贻害于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一则曰,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在他看来,对近代中国“贻害于无穷”的是①开设工厂②协定关税③片面最惠国待遇④领事裁判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