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诗云:“小麦青青大麦黄,原头日出天色凉。妇姑相呼有忙事,舍后煮茧门前香。缫车嘈嘈似风雨,茧厚丝长无断缕。今年那暇织绢着,明日西门卖丝去。”诗中反映了( )
| A.手工产品质量低下 | B.农业生产规模庞大 |
| C.农民家庭生活闲适 | D.农户经营方式多样 |
垄断资本主义取代自由资本主义是社会的进步,这主要是指( )
| A.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
| B.它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求 |
| C.它提高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能力 |
| D.促使人类社会进入到电气时代 |
观察该街景照片,它当摄于下列哪一年代?
| A.1870年代 | B.1910年代 |
| C.1950年代 | D.1990年代 |
十九世纪末出现一种理论认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原则不仅适用于自然界,也存在于人类社会,弱势的文化与种族终将衰微,只有最强者才能够生存。下列何者以这个理论合理化其行为?()
| A.社会主义 | B.帝国主义 | C.自由主义 | D.无政府主义 |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导致此说的直接原因是
| A.总结郑成功收复台湾经验 | B.汲取两次鸦片战争的教训 |
| C.接受中日甲午战争的教训 | D.学习日本明治维新的经验 |
历史上有些时期,国家制度发生重大变化,可以称为“大变局”。下列有关历史发展的叙述中,哪些可称为国家制度发生重大变化的“大变局?”()
①商周之际,王国变为封建②周秦之际,封建变为郡县
③三国时代,统一变成分裂④清末民初,专制变为共和
| A.①④ | B.②④ | C.①③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