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具有染色单体的时间只有CD、GH、MN段
B.着丝点分裂只发生在DE、NO段
C.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目是相等的
D.MN段相对于AB段发生了核DNA含量的加倍
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宜温度条件下,测定不同光照条件下,放有某双子叶植物叶片的密闭装置中CO2的变化量,结果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不正确的推论是
| A.光照强度为1 klx时,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少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 |
| B.光照强度为2 klx时,该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为0 |
| C.光照强度由5 klx增强7 klx时,叶肉细胞中C3化合物合成速率增大 |
| D.光照强度为9 klx时,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是限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内因 |
乳糖酶催化乳糖水解。有两项与此相关的实验,其它实验条件均设置为最适条件,实验结果如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一增加乳糖浓度,相对反应速率将降低 |
| B.实验二若继续增大乳糖浓度,相对反应速率不再加大 |
| C.实验一如果继续增加酶浓度,相对反应速率不再加大 |
| D.实验二若温度升高10℃,相对反应速率将增大 |
用相同的培养液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结果如图1所示。图2表示植物根细胞对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据图不能体现的信息是
| A.由图2可知,植物根细胞吸收离子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
| B.由图1可知,水稻对SiO32-需求量最大,番茄对SiO32-需求量最小 |
| C.图2中B点,离子吸收速率受载体数量的限制 |
| D.图1水稻培养液里的Ca2+浓度高于初始浓度,说明水稻不吸收Ca2+ |
细胞的各种膜结构间相互联系和转移的现象称为膜流,关于“膜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递质的释放、质壁分离和吞噬细胞摄取抗原都体现了膜流 |
| B.大肠杆菌和酵母菌均能发生膜流现象 |
| C.膜流可参与细胞不同结构间或细胞内外的物质转运 |
| D.膜流的方向只能是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
新采摘的玉米味道比较甜的原因是籽粒中蔗糖的含量较高。采摘一天后玉米籽粒中50%的游离蔗糖被转化成淀粉,采摘几天后的玉米籽粒失去甜味;采摘后立即冷冻可以保持玉米籽粒的甜味。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玉米籽粒中的蔗糖是籽粒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 |
| B.冷冻处理抑制了相关酶的活性减少了淀粉的生成 |
| C.蔗糖转化为淀粉是通过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实现的 |
| D.蔗糖转化成淀粉后籽粒的呼吸速率增加利于储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