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人体体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组织液增多 |
B.机体中细胞外液是人体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
C.血浆浓度升高会引起其渗透压升高 |
D.组织液与细胞内液成分的差异主要由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决定 |
Na+—K+泵是一种常见的ATP—驱动泵,是在动物细胞的能量系统中起主要作用的载体,也是能催化ATP水解的酶。这种泵每消耗1分子的ATP,就逆浓度梯度将3分子的Na+泵出细胞外,将2分子的K+泵入细胞内。由此可知( )
A.Na+—K+泵能催化ATP水解,也能催化ATP的合成 |
B.Na+ 通过Na+—K+泵的跨膜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 |
C.Na+—K+泵上有K+的结合位点而没有Na+的结合位点 |
D.Na+—K+泵损坏,神经细胞不能传导兴奋 |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观察线粒体时,为固定口腔上皮细胞需要加热制作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
B.可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 |
C.用纸层析法分离绿叶中的色素,蓝绿色色带最宽,可判断叶绿素a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 |
D.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某种酶是否是蛋白质 |
下图甲中I、II和III分别表示正常酶与底物、某些酶抑制剂与酶作用示意图,图乙中②表示酶促反应过程中正常情况下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的关系曲线。则图乙中能表示加入竞争性抑制剂后的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关系的曲线是( )
A.① | B.③ | C.④ | D.⑤ |
研究发现,冬小麦在秋冬受低温袭击时,呼吸速率先升高后降低;持续的冷害使根生长迟缓,吸收能力下降,但细胞内可溶性糖的含量有明显的提高。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A.冷害初期呼吸作用增强,有利于抵御寒冷 |
B.持续低温使线粒体内氧化酶活性减弱,影响可溶性糖合成淀粉 |
C.低温时细胞液浓度上升,有利于适应低温环境 |
D.低温使根细胞呼吸减弱,使根细胞吸收矿质营养能力下降 |
细胞内受损后的线粒体释放的信号蛋白,会引发细胞非正常死亡。下图表示细胞通过“自噬作用”及时清除受损线粒体及其释放的信号蛋白的过程,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考虑自噬体内的线粒体时图中自噬体由2层磷脂分子构成 |
B.及时清除受损的线粒体及信号蛋白能维持内环境稳态 |
C.自噬体内的物质被水解后,其产物均排除细胞外 |
D.溶酶体有识别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