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图1和图2分别表示某一生物体内细胞有丝分裂图像与图解,其中字母表示时间点,O→F时间段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所示的细胞变化发生在图2中的 时期(填字母)。
(2)O→B时段为细胞有丝分裂的____期,这个时期细胞发生的变化主要是___________,其中后者的发生与核糖体有直接关系。
(3)高中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需要用到的碱性染料是_______,持续观察图1所示的细胞,_____(能、不能)观察到下一个时期。
(4)图中B→C时段细胞核DNA、染色体与染色单体比例为 ,这种比例将持续到图2的 点才可能开始变化。若人的某分裂的细胞处于图2中的E点,则细胞中含有 条染色体。
(5)观察染色体的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位于图2中的具体时段是_________。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围绕“如何促进豌豆茎的伸长”这一课题,做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表。
处理方式 (培养24h) |
培养液 |
培养液+ 适量0.05%赤霉素 |
培养液+ 适量0.05%生长素 |
培养液+ 适量0.05%赤霉素+ 适量0.05%的生长素 |
茎切段平均 伸长的长度 |
1mm |
3mm |
![]() |
5mm |
(1)该小组实验前做出的假设是:。
(2)概括该小组实验过程的主要步骤:
① 取生长状况相同的豌豆幼苗,从豌豆幼苗的同一部位切取 均分成四组;
② 取四个培养皿,编号A、B、C、D ,
③ 24小时后,
(3)该实验可得出的两条重要结论是:
① ;
②;
下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请据图分析回答:
(1) 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图示表明其调节作用有。
(2) 若①表示细胞免疫过程中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则①包括。
(3) 寒冷环境中有即时反应之一是皮肤起“鸡皮疙瘩”,其反射弧为:冷剌激→
皮肤→相关传入神经→下丘脑→相关传出神经→立毛肌收缩。
(4) 若③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对③的分泌具有调节的激素有 。
某二倍体植物是杂合子,图为其花药中未成熟花粉在适宜的培养基上培养产生完整植株的过程。据图回答:
(1)图中①表示的是该花粉培养过程中的过程,②表示的是过程,
代表的是,③表示的是过程,④表示的是诱导过程。
(2)图中从愈伤组织形成完整植株的途径有两条,具体通过那一条途径主要取决于培养基成分中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最后获得的来源于为成熟花粉的完整植株都称为植株(甲)。未成熟花粉经培养能形成完整植株,说明为成熟花粉具有。
(3)对植株进行,才能使其结实产生后代(乙),否则植株甲只有通过的方式才能产生后代(丙)。乙、丙两种植株中,能产生可育花粉的是植株,该植株群体中每一植株产生可育花粉的基因组成种类数为种,该群体植株产生可育花粉的基因组成种类数为种。花药培养在育种上的特殊意义是,从而开辟育种新途径。
回到下列I、II题:
I.为了验证某大豆品种的矮化特性与赤霉素的含量有关,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并回答问题:
实验材料:距2片真叶且长势相同的该品种大豆幼苗若干、完全培养液、蒸馏水、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喷壶等。
(1)实验步骤:
①将上述大豆幼苗平均分成
两组,
组为对照组,
组为实验组,分别置于等量的完全培养液中培养。
②用喷壶分别将和喷洒在
两组幼苗上。
③将两组苗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植株的(2)预测实验结果:。
(3)上述试验中,如果
两组各选用1株幼苗进行实验,是否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为什么?
(4)该实验原理是:。
II.在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时发现,蔗糖溶液浓度不适宜会造成实验失败。请据此拟定一个相关研究的课题。要求写出课题名称及相关研究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回答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培养的问题:
(1)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细胞表面时,细胞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此时,瓶壁上形成的细胞层数是。要使贴壁的细胞从瓶壁上分离下来,需要用酶处理,可用的酶是。
(2)随着细胞传代次数的增多,绝大部分细胞分裂停止,进而出现现象;但极少数细胞可以连续增殖,其中有些细胞会因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变成细胞,该种细胞的黏着性,细胞膜表面蛋白质(糖蛋白)的量。
(3)现用某种大分子染料,对细胞进行染色时,观察到死细胞被染色,而活细胞不染色,原因是。
(4)检查某种毒物是否能改变细胞染色体的数目,最好选用细胞分裂到期的细胞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5)在细胞培养过程中,通常在条件下保存细胞。因为在这种条件下,细胞中的活性降低,细胞的速率降低。
(6)给患者移植经细胞培养形成的皮肤组织后,发生了排斥现象,这是因为机体把移植的皮肤组织当作进行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