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各种生物大分子合成场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酵母菌在高尔基体中合成膜蛋白 |
| B.肌细胞在细胞核中合成mRNA |
| C.T2噬菌体在细菌细胞核内合成DNA |
| D.叶肉细胞在叶绿体外膜上合成淀粉 |
植物的光合作用受CO2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的影响。右图为在一定CO2浓度和适宜温度条件下,测定某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作用速率。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a点所示条件下,该植物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产生ATP的场所是线粒体 |
| B.b点时该植物的实际光合作用速率为0 |
| C.若将该植物置于c点条件下光照9小时,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则每平方米叶片一昼夜中CO2的净吸收量为15mg |
| D.如果不断提高CO2浓度,则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增大 |
现有一瓶酵母菌和葡萄糖的混合液,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产生的酒精和二氧化碳如图所示。则在氧气浓度为a时 ()
| A.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不进行有氧呼吸 |
| B.用于无氧呼吸的葡萄糖的比例是2/5 |
| C.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9 mol氧气 |
| D.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释放能量的比例是1∶2 |
右图为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类型的装置图,下列现象中能说明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同时又进行无氧呼吸的是 ( )
| A.装置l中液滴左移,装置2中液滴不移动 |
| B.装置1中液滴左移,装置2中液滴右移 |
| C.装置l中液滴不动,装置2中液滴右移 |
| D.装置1中液滴右移,装置2中液滴左移 |
撕去紫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然后,两组外表皮都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里处理,一段时间后外表皮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减少。该过程中甲、乙两组细胞水分渗出量的大小,以及水分运出细胞的方式是 ( )
| A.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主动运输 |
| B.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高,主动运输 |
| C.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低,被动运输 |
| D.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被动运输 |
用特异性的酶处理某一生物的最外面部分,发现降解的产物主要是葡萄糖,进一步分离该细胞的某种细胞器进行分析,发现其含有尿嘧啶,据此推测,这种细胞器不可能完成的生化反应是(反应都在相关酶的催化下进行) ( )
| A.CO2+H2O光叶绿体(CH2O)+O2 |
| B.丙氨酸+甘氨酸―→丙甘二肽+H2O |
| C.C3H4O3(丙酮酸)+H2O―→CO2+[H]+能量 |
| D.C6H12O6+O2―→CO2+H2O+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