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甲、乙两图都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图中氧浓度为a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A点 |
B.甲图的a、b、c、d四个浓度中c是最适合贮藏的 |
C.甲图中氧浓度为b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CD段 |
D.甲图中氧浓度为d时没有酒精产生 |
下列几种生物学现象的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病毒容易引起细胞免疫的原因是其增殖必须在细胞中进行 |
B.抗旱植物根毛细胞通过降低的细胞液浓度来保留更多水分 |
C.细胞核的双层膜结构中外膜具有亲水性,内膜具有疏水性 |
D.密封果酒发酵装置是因为发酵的微生物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
下列关于发生在正常人体内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染色体数量相同的两个细胞的核DNA也相同 |
B.含有92条染色体的细胞中没有姐妹染色单体 |
C.含有两条Y染色体的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 |
D.细胞不均等分裂产生的两个细胞中有一个是配子 |
下表为人体血浆中部分成分的平均含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血浆的渗透压主要来源于两种血清蛋白 |
B.血浆中所有脂肪比所有葡萄糖储存的能量多 |
C.血浆中的Ca2+浓度偏高时会导致肌肉抽搐 |
D.长期碘摄入不足会导致促甲状腺激素偏低 |
脲酶能够将尿素分解为氨和C02,其活性位点上含有两个镍离子,在大豆、刀豆种子中含量较高,土壤中的某些细菌也能够分泌脲酶。实验室从土壤中分离得到了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M,并分别研究了培养液中Ni2+、Mn2+和尿素浓度对细菌M脲酶产量的影响(说明:研究某一项时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脲酶都在核糖体上合成且在内质网上加工使其与镍结合才具有活性 |
B.实验表明培养液中Ni2+和Mn2+对脲酶的影响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
C.细菌M合成脲酶需要尿素诱导,尿素的最适诱导浓度在0.4%-0.8%之间 |
D.凝胶色谱法分离脲酶时,脲酶比其他小分子蛋白质在凝胶柱中移动更慢 |
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中染色剂选择及颜色变化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还原糖溶液加入双缩脲试剂后会出现砖红色沉淀 |
B.甲基绿染液能够使分散在细胞质中的RNA呈绿色 |
C.通入C02的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将由蓝变绿再变黄 |
D.生长在伊红美蓝培养基上的大肠杆菌菌落呈蓝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