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过程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 | B.冬天玻璃上生成冰花 |
C.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 | D.衣柜中的樟脑球变小 |
某天李军上学时,以1.2 m/s的速度走完前一半的路程,为了不迟到,他改以1.8 m/s的速度走完后一半的路程,他上学时走路的平均速度是
A.1.5 m/s | B.1.44 m/s | C.1.68 m/s | D.1.36m/s |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歌辞赋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音调” |
B.“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 |
C.“人画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 |
D.“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的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 |
“元旦”期间,小明和爸爸第一次乘坐如图所示动车。小明在行驶的动车上透过窗户看到路旁的风景树疾速向车后退去。这是因为小明所选的参照物是:
A.路旁风景树 | B.路旁的房子 | C.小明乘坐的动车 | D.铁轨 |
放映幻灯时,要想使银幕上出现大的“F”字母,幻灯片正确的放法应该是
下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a为玻璃板,b和c是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应选择较薄的玻璃板 |
B.实验时玻璃板a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 |
C.沿水平桌面移动前蜡烛c应先点燃 |
D.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