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我省静宁县盛产苹果,为发展地方经济,需要修建一个大型的苹果酒加工厂。拟设计苹果酒的生产流程主要为:加料→接种→通气培养→密封发酵。
(1)需要选用的发酵菌种是__________。加入发酵罐的苹果泥要进行__________;并在__________条件下产生酒精。在生产过程中还需定期对发酵液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进行观察计数,以了解发酵情形。
(2)在果酒的制作过程中,加入的新鲜苹果汁没有经过灭菌处理,但是在制出的果酒中基本检测不出酵母菌以外的杂菌,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一是大量的酵母菌在与杂菌之间的竞争中取得优势,二是果酒中的__________,从而淘汰掉杂菌。检验酒精常用的方法是在酸性条件下,酒精和__________ 反应,显示灰绿色。
(3)为了提高出汁率,在压榨前可加入一定浓度的__________酶处理原材料,发酵时温度一般控制在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发酵罐内果汁中不再有__________,说明发酵基本完成。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发酵与食品生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生态农业集种植、养殖、休闲、环保于一体,是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1)乌鱼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并有多种药用价值。在养殖乌鱼时,为了研究环境因素对乌鱼塘中生物的影响,一组学生开展了研究性学习。他们选取了该池塘中的5种不同生物,并对其食物进行分析,结果如右表。
① 乌鱼的药用意义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 ____价值,因它与泥鳅之间存在___ ___,所以它们属于两个不同物种。
② 根据上表分析,水蚤和泥鳅的关系是______ ____。调查池塘中乌鱼的种群密度可以采取的方法是。池塘中两种生物的减少可以使乌鱼种群密度上升。表中营养关系标明,占有两个营养级的生物是。在池塘空地种植农作物,可利用信息素防治有害昆虫,则信息素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若该池塘被严重破坏后,经若干年形成了一片草地,该过程属于群落的___ ___演替。
③ 在该池塘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内,C元素是以的形式进行传递的。在整个生长季节,流经各部分能量数值(单位:kJ)如下表。

乌鱼能从鱼塘获取能量的量是___ _ ____kJ。
④ 油漆和塑料中的多氯联苯是一种不易降解和排出体外的污染物,请用食物链(食物网)描述小球藻吸收该物质后,多氯联苯进入乌鱼体内的途径 __ _
(2)某科研小组为生态农业提供可种植的作物参考时,对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情况进行了探究,设计了图A所示由透明的玻璃罩构成的小室。

①将该装置放在自然环境下,测定夏季一昼夜小室内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得到如图B所示曲线,图B中c点的含义表示。装置A刻度管中液滴移到最右点是在图B一天中的___ ___点。
② 在实验过程中某段光照时间内,记录液滴的移动,获得以下数据:

每隔20分钟记录一次刻度数据
……
24
29
32
34
……

该组实验数据是在B曲线的____________段获得的。
③ 如果要测定该植物真正光合作用的速率,该如何添加设置C?如何处理实验数据以获得真光合速率?
添加装置C: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据处理获得真光合速率: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使目的基因上特定的碱基发生替换,从而产生定向变异以获得性能更优异的蛋白质,其基本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冋题:

(1)参照PCR技术,可用_______方法使质粒DNA双链解开,甲过程中加人的一定长度的核苷酸链,其中一个位置碱基C替代了碱基A,其它的序列与目的基因的一条链互补,该多核苷酸链在质粒DNA复制中作为_______。
(2)乙过程是表示在DNA聚合酶作用下DNA 链延伸,要形成闭合环状DNA分子,还需要_______酶的参与。
(3) 丙和丁过程表示质粒分别导入目的细胞,进行增殖并_______,多代繁殖后,能指导突变蛋白质产生的质粒占总数的______。

棉纤维是棉花种子上的表皮毛,分为长绒和短绒两种。某科研人员为研究棉种子表皮毛性状的遗传机制,以纯合陆地棉品种陆无絮(种子表面无长绒也无短绒即无絮)和TM -1 (种子表面长短绒皆有即为毛子)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回答相关问题:

(1)利用上述材料进行杂交育种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
(2) F2中出现的光子性状表现为有长绒无短绒。与毛子棉相比,光子棉材料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如可以提高棉纺品质、利于机播等。根据实验结果,可以推测光子性状是由_______对基因控制的,遵循_______定律。F2中纯合的光子植株数量约为_______株。
(3)为验证上述推测,将F1与_______品种进行测交实验,预测测交后代性状及其比例是_______

科研人员拟通过测定树麻雀基础代谢率(正常生理条件下呼吸速率的最小值)和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季节性变化,探讨两者间的关系,实验过程如下:
①每个月份捕获十只野生树麻雀,饲养于实验室适应一周后进行实验。用封闭式流体压力呼吸测定仪测定树麻雀代谢速率,该装置置于25℃±0.50C的恒温环境,用KOH和硅胶吸 收装置内的C02和水分,每天14:00 - 20:00进行代谢率的测定。每隔5min记录一次,选择两 个连续的、稳定的最低值的平均数为基础代谢率
②同日测定血清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动物血清中的甲状腺激素主要有T3和T4两种形式)

回答以下问题:
(1)动物体代谢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_______,上述测定仪以_______为指标反映代谢率。
(2)测代谢率时,实验温度设定为25℃的原因是_______。
(3)图二表明,冬季树麻雀主要通过_______方式维持体温稳定,图一与图二表明,两种甲状腺激素中,促进生物代谢的主要是_______。
(4)科研人员提取肝细胞的线粒体,以研究不同季节肝细胞的线粒体数量和酶活性的变化。为初步判断所获取线粒体的活性是否受损,可将所提取线粒体制成临时装片后,滴加健那绿于高倍镜下统计视野中呈蓝绿色的线粒体比例。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

正常人静脉注射20g葡萄糖后,测量胰岛素的分泌量的变化,结果如下:注射后O—lOmin内胰岛素分泌量迅速上升后随即下降,20min后分泌量再次上升并能持续1小 时。如果用3H标记的氨基酸注射离体培养于高血糖环境中的胰岛B细胞:第一次分泌高峰的胰岛素无放射性,第二次分泌高峰的胰岛素有放射性。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上述研究结果推断:胰岛B细胞原先就有一定量胰岛素储存于_______ (填细胞器名称),受高血糖刺激后产生第一次分泌高峰。随后胰岛素基因进行______和______(填生理过程名称),产生第二次分泌高峰。
(2)高等动物胰岛素均有A、B两条肽链,共有51个氨基酸,胰岛素分子中有_______个肽键。糖尿病患者如果长期注射来源于猪、牛的胰岛素,易产生抗体,从蛋白质分子组成角度分析,可能是因为构成不同动物胰岛素分子的_______不同。
(3) 研究发现,肝细胞膜上存在能与胰岛素特异结合的糖蛋白,肝细胞还能产生胰岛素酶。前者是激素的_______,后者能水解胰岛素,从而使激素_______。研究发现,肥胖人群中糖尿病发病率显著高于体重正常人群,且该类型糖尿病患者血液中胰岛素含量正常甚至偏高,科研人员就肥胖糖尿病患者脂肪细胞膜的糖蛋白展开研究,该研究假设是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