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实验操作分析错误的是
A.配制0.1mol/LNaCl溶液时,若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则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低 |
B.NH4NO3溶解吸热,若配制0.5mol/L NH4NO3溶液时直接将溶解后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则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 |
C.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若所用砝码已经生锈,则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 |
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若定容中不小心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刻将超出的水吸出,则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低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操作时,先打开分液漏斗旋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待下层液体完全流出后,关闭旋塞,上层液体再从上面倒出 |
B.固体药品取用:块状固体用镊子夹取,粉末状的用药匙或纸槽转移 |
C.在用简易量热计测定反应热时,可使用碎泡沫起隔热保温的作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进行搅拌、酸和过量的碱充分反应、取2—3 次的实验平均值,以达到良好的实验效果 |
D.用标准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NaOH溶液时,酸式滴定管未用同浓度盐酸润洗,将导致测定结果偏低 |
下列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序号 |
实验内容 |
实验目的 |
A |
用石墨电极电解Mg(NO3)2、Cu( NO3)2的混合液 |
比较确定铜和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
B |
测同温同浓度Na2CO3和Na2SiO3水溶液的pH |
确定碳和硅两元素非金属性强弱 |
C |
室温下,用pH试纸测定浓度为0.1mol·L-1NaClO溶液和0.1mol·L-1CH3COONa溶液的pH |
比较HClO和CH3COOH的酸性强弱 |
D |
室温下,分别向2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Na2S2O3溶液,再分别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稀硫酸 |
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K+、Ca2+、Cl-、NO3- | B.H+、Na+、Fe2+、MnO4- |
C.Na+、H+、SO42-、ClO- | D.K+、AlO2-、Cl-、HCO3- |
X、Y两种元素形成含氧酸A和B,能说明酸A比酸B强的是
A.酸A中X的非金属性比酸B中Y的非金属性强 |
B.酸A中X与酸B中Y在同一周期,且X在Y之后 |
C.酸A与酸B的铵盐溶液反应生成酸B |
D.酸A具有强氧化性,酸B没有强氧化性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含有大量的游离态的硅,纯净的硅晶体可用于制作计算机芯片 |
B.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可用作木材防腐剂 |
C.水泥、玻璃、水晶都是硅酸盐制品 |
D.二氧化硅不与任何酸反应,可用石英制造耐酸容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