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学者称,推动新型城镇化能推进消费主导转型与改革,释放国内需求潜力,成为未来五年到十年转型发展的突出优势和主要动力。新型城镇化的积极作用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①人口流出农村→农民失去土地→农民收入下降→社会不稳定
②人口流出农村→土地集中用于房地产开发→经济规模扩大→经济高质量发展
③农民转为市民→入城从事非农业→收入提高消费扩大→经济高质量发展
④劳动力摆脱零散生产经营→土地集中、科学规划使用→规模效益提高→农业现代化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态文明建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观察下图,M商品的价格(X)与需求量(Y)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在一般情况下,下列可能导致曲线D1向D2平移的是

①M商品是大米,面粉价格下降
②M商品是大米,面粉价格上升
③M商品是汽车,汽油价格上涨
④M商品是汽车,汽油价格下降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015年伊始,写了16年诗的脑瘫诗人余秀华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了名人,她的作品行文质朴、感情浓烈,在微信圈中被反复传递,迅速被人熟知与谈论。余秀华在她的作品《爱》里写道:“时光有序/而生活总是给好的一面给人看/另外的一面,是要爱的”。与这句诗里包含的哲学道理相同的是

“本来早该函达问候,怎奈战在紧要前方;双亲大人:若儿难归请必保重玉体;家中的妻:若我难回,望勿以我为念;亲爱的儿:不要忘记,未曾停止爱你。”在价值取向日趋多元的今天,通过穿越时空的心灵对话,重读抗战家书,可以为我们提供的契机是
①与时俱进,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
②开启人生智慧,对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有决定性作用
③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前进
④把握社会发展规律,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协调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一带一路”发展历程: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二者相互离不开
②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③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将二者有机结合
④事物是不断变化、永恒发展的,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文化和意识形态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这是因为
①事物的内部矛盾具有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②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③事物的个性存在于共性之中并通过共性表现出来
④不同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