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四位同学为验证某无色气体为SO2而进行的实验设计,其中能够充分说明该气体是SO2的是
①甲同学将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褪色,再滴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②乙同学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该气体,试纸变红;
③丙同学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恢复红色;
④丁同学将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再滴加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③④ | D.②③④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锅炉中沉积的CaSO4可用Na2CO3溶液浸泡后,再将不溶物用稀盐酸溶解去除 |
| B.向沸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制备Fe(OH)3胶体的原理是加热促进了Fe3+水解 |
| C.向纯水中加入盐酸或降温都能使水的离子积减小,电离平衡逆向移动 |
| D.反应2A(g) + B(g) =" 3C" (s) + D(g)在一定条件下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ΔH>0 |
2011国际化学年瑞士发行了一枚印有维生素C(只含C、H、O三种元素)分子球棍模型的邮票,以纪念化学家Reichstein1933年首先合成维生素C。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维生素C的分子式C6H10O6
B.维生素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C.维生素C分子含有两个手性碳原子
D.1mol维生素C与足量的钠反应能产生2molH2
向50mL 稀H2SO4与稀HNO3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铁粉,假设加入铁粉的质量与产生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且每一段只对应一个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始时产生的气体为H2 |
| B.AB段发生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
| C.所用混合溶液中c(HNO3)=0.5 mol·L—1 |
| D.参加反应铁粉的总质量m2=5.6g |
工业上可用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和闪锌矿(主要成分为ZnS)制取干电池中所需的MnO2和Zn,其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酸溶时,MnO2作还原剂 | B.可用盐酸代替硫酸进行酸溶 |
| C.原料硫酸可以循环使用 | D.在电解池的阴极处产生MnO2 |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L0.1mol·L—1的氨水中含有的NH3分子数为0.1NA |
| B.标准状况下,2.24L的CCl4中含有的C—Cl键数为0.4NA |
| C.常温常压下,3.0g含甲醛的冰醋酸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4 NA |
| D.常温常压下,Na2O2与足量CO2反应生成2.24L O2,转移电子数为0.2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