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三次产业的就业构成。读图完成下列各题。④地区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之比为
A.37.6︰17.4︰45.0 | B.31.6︰30.5︰37.9 |
C.15.5︰24.5︰60.0 | D.37.6︰24.5︰37.9 |
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四个地区中工业化程度最低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读北半球某陆地局部图,图中X、Y为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L为河流,对角线为经线。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图中河流L的流向为
A.从东流向西 | B.从西南流向东北 |
C.从西流向东 | D.从东北流向西南 |
若X的数值为500米,图中A所在地
A.海拔等于500米 |
B.海拔高于600米,小于700米 |
C.海拔大于500米,小于600米 |
D.海拔大于300米,低于400米 |
读下面某地区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M山地东北、西南两坡半山腰降水总量:
A.均降水较少 | B.东北降水丰富,西南降水少 |
C.均降水丰富 | D.东北降水少,西南降水丰富 |
依据板块构造学说原理,图中M山地位于
A.印度洋板块 | B.南极洲板块 |
C.太平洋板块 | D.美洲板块 |
关于图中海域①、②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②地海水深度大于①地 | B.①、②两地均有寒流流经 |
C.①位于加勒比海,②位于太平洋 | D.①、②两地均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沿40°N作东西向的剖面,地形大势可能是
影响城市A地区等降水量线弯曲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 | B.河流 | C.太阳辐射 | D.洋流 |
形成图中A、B两地降水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A.地形 B.洋流 C.大气环流 D.山体走向
读下面两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M、N两河共同的水文特征是
A.上游多峡谷,落差大 | B.下游水量都丰富 |
C.水位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 D.下游流域面积都很小 |
乙图中①、②两地的气候类型依次分别是
A.热带草原、热带雨林气候 | B.热带草原、热带草原气候 |
C.热带草原、热带沙漠气候 | D.热带雨林、热带沙漠气候 |
对两图所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农业人口比重大,劳动生产率高 |
B.两地均是世界天然橡胶、油棕、椰子的重要产区 |
C.甲地水热充沛,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水稻种植业 |
D.乙地草原广阔,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大牧场放牧业 |
读下列四个区域图,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图中四个城市,回答下列各题①②③④四个城市都拥有钢铁工业部门,四地中该工业部门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6月22日上述四个城市白昼时间由长到短排列正确的是
A.④①②③ | B.②④①③ | C.④②①③ | D.④③①② |
上述四个城市7月份太阳辐射能最为丰富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