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世界某地区水平衡(年降水量减蒸发量)分布图,回答问题下列问题。
从图中可以判断( )
A.赤道穿过的东部数值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海拔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 |
B.气温越高,水平衡数值就越小 |
C.降水越少,水平衡数值就越小 |
D.热带草原气候地区的水平衡数值都为正值 |
近年来,图中某区域土地沙化出现了南扩速度加快的现象,“南扩”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沙漠南侧的农业生产方式要比北侧落后 |
B.草原上的野生食草动物数量增加 |
C.位于东北信风带,沙丘容易向西南移动 |
D.气温升高,暴雨增多,水土流失严重 |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甲地出现的环境问题影响了当地农业的发展,这一环境问题是( )
A.海水倒灌造成土地盐碱化 |
B.开采石油导致土壤污染 |
C.草原退化、土地沙化严重 |
D.尼罗河水被过度引灌,水源不足 |
2006年3月27日下午4时45分,太旧高速公路(太原至旧关)太原到阳泉段寿阳县境内的一百米左右路基出现沉陷,至当晚七时左右,坍塌地段路基整体外移,长度约一百五十米,最大深度约五米。路基大塌陷,致使交通处于瘫痪状态。太旧高速公路是山西省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已经平安运行十年之久。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关于此次事件原因的分析,你认为最可能是()
A.该路段地基出现滑坡现象 |
B.该地发生了地震,导致泥石流 |
C.该建设项目是标准的“豆腐渣工程” |
D.台风的影响导致洪水冲垮路基 |
关于对该事件处理的措施,正确的是()
①立即抢修路面,保证交通畅通
②启用交通应急预案,疏导公路交通
③查找塌陷原因,然后再整修路面
④宣布废弃该公路,重新修建新的一条高速公路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读世界主要农业灾害的分布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地区 |
亚洲 |
欧洲 |
非洲 |
北美洲 |
南美洲 |
大洋洲 |
主要 灾害 种类 |
干旱 洪水 沙漠化 水土流失 台风 龙卷风 |
酸雨 雪灾 |
干旱 洪水 沙漠化 蝗灾 |
干旱 洪水 飓风 龙卷风 水土流失 酸雨 |
干旱 洪水 水土流失 |
干旱 土壤盐碱化 生物灾害 |
亚洲与北美洲相同的农业灾害是()
A.台风、洪水、沙漠化 |
B.干旱、洪水、飓风、龙卷风和酸雨 |
C.干旱、洪水、蝗灾 |
D.热带气旋、干旱、水土流失、洪水和龙卷风 |
欧洲雪灾明显多于其他大洲的主要原因是()
A.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多 |
B.冬季气候温湿,气旋活动频繁 |
C.冬季气候寒冷,一月均温低于0℃ |
D.地形以平原为主,地表水源丰富 |
有关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叙述正确的是()
A.灾前准备、灾中救助、灾后恢复是灾害救助过程中的三个核心环节 |
B.确定救灾物资的储备地点是灾前准备的核心任务 |
C.灾后恢复最主要的目的是尽可能的挽救生命,保护财产安全 |
D.降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是灾中应急和灾后恢复共有的目的 |
利用遥感技术监测洪涝灾害与人工监测相比,其优点是()
①获取资料快,可及时地进行动态分析 ②受地面的限制小,可避免人员的伤亡 ③获取信息量大 ④探测的范围广,可在客观上进行监测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咸潮是指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进内陆区域后,水中的盐分达到或超过250亳克/升的自然灾害。2006年1月20日,某报以“珠三角咸潮敲响警钟水资源大省竟然也叫‘渴’”为题,报道了珠江受严重咸潮威胁。以下描述中,可成为珠江咸潮成因的是()
①南粤大地的干旱②珠江流域内水库下泄流量增加③全球工业生产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以及森林植被的逐渐恢复④天文潮水的顶托作用⑤珠江流域内用水量大⑥离岸风的吹拂
A.①③④ | B.①④⑤ |
C.②③⑥ | D.②③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