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我国能源调运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是( )

A.煤炭、天然气和水电
B.石油、天然气和煤炭
C.天然气、石油和水电
D.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

A.地形类型 B.人口分布
C.城市分布 D.交通线路

“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是( )
① 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
② 有利于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
③ 不利于西部农业的发展,降低土壤肥力
④ 减轻东部能源压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⑤ “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酸雨会增多
⑥ “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相关产业拉动,经济优势进一步发展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③⑤⑥ D.①②④⑥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和表,回答下列各题。



表:①②③④四地气温年、日较差统计表(单位:℃)









日较差
1月
7.5
14
12
10
7月
9
15
11
11
年较差
4.9
18.3
3.8
8.7


四地中海陆间水循环最活跃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甲、乙、丙、丁与①②③④对应正确的是

A.甲-① B.乙-②
C.丙-③ D.丁-④

将极夜正午太阳高度都看成0°,①②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①<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①②分别位于温带和热带,则①昼长一定大于②
B.若①②分别位于热带和温带,则①②纬度和可能为90°
C.若①②分别位于热带和寒带,则①②纬度和可能为90°
D.若①②分别位于寒带和热带,则①②纬度和一定大于90°

下图为“我国某地某月两日太阳高度日变化示意图”。该月可能是

A.3月 B.6月
C.9月 D.12月

下表为2005-2011年我省某市与全国出口产品结构(%)的变化,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地区
项目
年份
某市
全国
初级产品
工业制品
机电产品
高新技术产品
工业制品
机电产品
高新技术产品
2005
4.76
95.24
53.41
13.5
93.56
56.00
31.8
2007
2.85
97.15
54.58
16.42
94.95
57.60
30.2
2009
3.0
97.0
54.90
11.4
94.7
59.9
31.4
2011
2.7
97.3
56.61
8.10
94.7
57.18
28.91


该市出口的各类产品中

A.初级产品与工业制品的结构趋于优化
B.机电产品在出口中所占比重高于全国
C.矿产资源在出口产品中占有重要地位
D.高新技术产品在全国中优势最为明显

2005至2011年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机电产品竞争力在上升 B.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下降
C.我国环境压力不断增大 D.农业生产规模不断缩小

下图区域是我国重要的冬小麦区,该区域冬小麦的生长期约为7个半月(从年前的10月中旬到年后的5月下旬),图中表示冬小麦各生长阶段平均水分亏缺率(%)(水分亏缺率是小麦生长期降水量与需水量之比)的空间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有关图示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A.纬度较高的地区水分亏缺较严重 B.气温较高的时期水分亏缺较严重
C.海拔越高的地区水分亏损越严重 D.降水越多的月份水分亏损越严重

小麦灌浆—成熟期的水分亏缺率超过了冬前生长期,主要原因是

A.灌浆成熟期,区域气温较低 B.灌浆成熟期,区域降水较少
C.冬前生长期,小麦需水量多 D.冬前生长期,区域风力较大

下图为某岛屿某地理要素等值线(虚线)分布图,图中a>b=c>d,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等值线反映的地理要素最可能是

A.人口密度大小 B.地租水平高低
C.七月平均气温 D.全年降水总量

下列与该地理要素等值线的分布特征关联度最高的地理因子是

A.产业活动分布 B.地形高低起伏
C.沿岸洋流流向 D.自然植被类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