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B地区在一年中 ≥10℃的日数多于A地区,但积温反而低于A地区,分析其原因。
(2)分析B区土地利用中最主要的不利因素。
(3)描述C河段水文特征。
(4)近十年来,我国不断加大本区的交通建设投资,请说明其主要意义。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大气的受热过程 不同商业部门布局的特点与功能 三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和地壳物质循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的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箭头代表河流流向,数字代表等高线的数值,单位:米)。A、B、C是三种不同的功能区。该城市是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形成的。读图回答:

(1)图中三种功能区分别是商业区、工业区和住宅区。A、B、C分别代表的功能区是:
A;B;C
(2)分析功能区C布局的主要区位优势有:
(3)分析该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有:

图1表示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及国内三大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情况,图2是我国1980年和2004年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读图1、2,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
(2)在西部地带城市化进程中,有人提出了应优先发展大城市的观点,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此图表示一个地理事物由t·至t4的发展过程)

(1)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的变化 特征是



(2)在这个过程中,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是
(3)此过程被称之为
(4)该过程可能给社会生产和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有等。

读“各类土地付租能力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商业支付地租能力的曲线是,表示住宅支付地租能力的曲线是
(2)图中OA为区,该区位于市中心的原因是
(3)在OA区间出现住宅区的原因是。这说明地租的高低还与有关。

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一:据1999年10月13日《中国环境报》报道:1997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有l亿多人,占总人中的10%,到2040年预计将达2.5亿以上,占总人口的23.79%,60岁以上的人口数将是20岁左右人口数的2~3倍。
资料二:据在关部门统计,1984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9485万人,到1994年上升到2亿人.2000年这一数字已增长到约3亿人。据估计这些人口中到少有四分之一以上涌入了大、中城市。
(1)资料一反映出,近年来我国人口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出现了现象,这一问题将会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是 (选择填空)。
A.产业结构将从以第一、二产业为主,转变为以第三产业为主
B.青壮年劳动力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下降
C.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城市环境问题会更加突出
D.国家的社会福利负担加重,造成人均GDP的明显下降
(2)资料二中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选择填空)。
①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人口始终以较高的速度持续增长
②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
③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大批农业劳动力被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④我国已完成了从农业经济为主向以工业经济为主的转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近20年中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是,产生这种流动最根本的原因是
(4)简要回答我国大规模人口流动和迁移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回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