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下列实验操作(或措施)与理由的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用过氧化氢制氧气时,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加快分解速度
B.实验室制取氧气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防止漏气
C.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防止氧气泄漏
D.用带火星的木条验证氧气——因为氧气能燃烧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气体的干燥(除水) 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93年8月,我国科学家利用超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在一块晶体硅(Si)的表面通过探针的作用搬走原子,写下了“中国”两个字,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上述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B.上述过程是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C.这两个汉字是当今世界上最小的汉字
D.这标志着我国科学已进入操纵原子的阶段

下列有关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C.分子是由原子结合而成的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改变

关于液态氧和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的物理性质相同 B.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C.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 D.它们含有不同的分子数目

下列能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A.二氧化碳分子 B.碳原子
C.氧原子 D.氧分子

下列物质由一种分子构成的是()

A.糖水 B.食盐水(氯化钠溶液)
C.海水 D.蒸馏水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