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国务院副总理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观点,即以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计划生产、国家市场三者为主体,而以个体经营、自由生产、自由市场三者为补充。陈云的这一观点( )
| A.是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错误的有效举措 |
| B.是对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经验的全面总结 |
| C.是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理论来源 |
| D.是新中国突破苏联经济建设模式的有益探索 |
唐人有诗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但直到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了十多件精美的秘色瓷,最终印证了唐代就生产秘色瓷而非五代。以上材料说明获取史料的有效途径有()①文学记载侧面反映②考古发掘③史书记载④民间传说
|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中日《马关条约》内容中明显反映出此时期帝国主义经济侵略新特点的是
| A.赔款数目巨大,要求中国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
| B.强行要求中国割让军事和国防要地辽东半岛和台湾等地区 |
| C.不仅要求开放商埠,还要求允许其轮船可以沿内河行驶 |
| D.要求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
“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选自《旧唐书》)该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 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
| C.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矛盾 | D.文臣与武将的矛盾 |
中英《南京条约》中明确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此条款集中说明了
| A.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 | B.中国的关税税率开始与国际接轨 |
| C.英国千方百计要打开中国的商品市场 | D.中英之间矛盾的焦点是关税税率 |
备受关注的安徽六安西汉诸侯王墓的墓主被确定为西汉六安国第一代“六安王”刘庆。根据文献记载,六安在西汉时为六安国封地,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封胶东康王少子庆为六安王(共王),历五代,王莽时绝。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分封制是我国古代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 |
| B.西汉初年,为了巩固统治,曾先后分封了大批刘姓诸侯王 |
| C.分封制是西汉初主要的地方行政制度,一直到汉武帝时仍在延续 |
| D.“六安王”刘庆应该没有军政大权,只衣食租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