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丁·路德与加尔文改革的相同之处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坚持《圣经》是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 |
B.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
C.认为个人通过《圣经》可直接与上帝联系 |
D.主张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政权 |
服饰作为一种社会符号反映不同时期的社会状况。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唐朝的“丰满华丽”,宋朝的“理性美”,元朝的“粗壮豪放”等。这里的周的“秩序井然”,唐朝的“丰满华丽”,宋朝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A.分封制、文化繁荣、商业兴盛 | B.郡县制、文化繁荣、国家富强 |
C.皇帝制、罢黜百家、商业兴盛 | D.宗法制、国家富强、理学盛行 |
位于北京南端的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每年冬至日,皇帝都要到天坛举行祭天大典。明清皇帝到天坛祭天,与之相关的理论是
A.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 | B.孟子的“仁政”学说 |
C.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 | D.朱熹的“天理”学说 |
下图是某位同学学习过程中设计的思维导图。最合适在“”处填入的内容是
A.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
B.垄断组织的出现 |
C.关贸总协定的签署 |
D.欧共体的成立 |
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认为:整个“冷战”时期最为让人难以理解的事情,不是苏联没能发明与传播彩色电视机或微波炉,而是为什么苏联生产不出一条像样的牛仔裤。这主要是因为
A.苏联工业化水平相对落后 | B.斯大林体制存在严重弊端 |
C.美国对苏联实行技术封锁 | D.苏联人排斥西方生活方式 |
下图是列宁在1917年8月9日越过俄、芬边境时使用的假身份证,职务是火车机车司炉,证件上化名是伊万诺夫。当时颁发此证的俄国政府是
A.罗曼诺夫王朝 |
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
C.工兵代表苏维埃政府 |
D.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