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指出:1952年至1956年4年间,北京大学的科研项目有100项,1956年到1957年有400项。1958年8月1日开始算起,只用了40天的时间,科研成果就达到了3 406项,其中达到或超过国际水平的有119项,属于国内首创的有981项。这表明( )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B.“双百”方针推动了科技发展 |
C.科技领域出现了“大跃进” | D.科技工作者具有非凡创造力 |
“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毫无疑问的。”引发这种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A维新变法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历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职。”他指的制度是()
A汉代的内外朝制度B唐代三省制度
C明代的内阁制度D清代的军机处
唐太宗时期,假如国家要在江南修建一项水利工程,其正常的运行程序是( )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吏部 B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C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吏部 D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百家姓》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这种排列主要体现了()
A皇权的独尊 B中央集权的强化
C等级制度的森严 D文化专制的扩展
“汉朝早期,统治者试图在周朝松散制度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间走一条中间路线。”材料中的“中间路线”是指()
A郡国并行制度B中朝制度C刺史制度D察举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