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解放战争期间,英国驻华外交官表示:“无论我们在阻止共产主义之流在中国推进方面显得多么无能,我们都不能放弃保护英国利益的斗争。如果碰巧有机会能促进英国的贸易,我们当然不能因为担心‘赤化’我们的双手而不去把握这一机会”。这体现了英国在国际关系中(  )

A.坚持意识形态高于一切的原则 B.采取反对共产主义的顽固态度
C.遵循国家利益至上的外交政策 D.追随美国采取扶蒋反共的政策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西藏和平解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莫里循是澳大利亚人,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他居住北京达20余年(1897—1920年),亲历了近代中国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段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面这些资料里,你认为哪些不可能是他亲身经历留下的?
①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②八国联军侵华的照片
③大总统誓词的照片④南京大屠杀的有关报道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公使曾说过一句话,你认为他讲的会是

A.外国公使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
B.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
C.中国征收关税应与我们协商
D.我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合法了,更便利了

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这里的“两度劫”发生在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中日甲午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场战争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人们在研究历史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这一战争;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人们又会有新的结论。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英国史学观/文明冲突,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商业战争
B.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C.英国史学观/侵略战争,中国史学观/商业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D.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文明冲突,文明史观/侵略战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