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从人类发展的角度看,殖民扩张在客观上的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  )

A.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B.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
C.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D.促进了世界各地的平衡发展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日本的对外扩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成为世界市场上西方技术和设备的最大买主。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30%,1932年占到50%,而且是择优、低价购买。1929—1930年,美国有36个州的几百家企业参与制造苏联订货。上述材料表明

A.美苏关系由对抗转向合作 B.苏联利用西方危机进行经济建设
C.苏联由封闭走向对外开放 D.西方各国向苏联转移过剩产能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第九条规定:“参议院得组成最高法院,以审判共和国总统或部长及审理危害国家安全案。”此规定的主要意图是

A.实现权力的相互制衡 B.防止总统以权谋私和叛国
C.立法机构兼掌司法权 D.限制贵族的政治经济特权

邓小平曾说,80年代国际上可以说是非常动荡充满危机的年代,但“我们有信心,如果反霸权主义搞得好,可以延缓战争的爆发,争取更长一点的和平,这是可能的。我们也正是这样努力的。不仅世界人民,我们自己也确确实实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来实现四个现代化”。上述讲话反映中国外交的任务是

A.为现代化建设争取和平环境 B.延缓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C.为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 D.联合第三世界反对霸权主义

以下是某一时期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统计数据(按当年价格计算)单位:元

年份
全国居民
农民
非农业居民
工、农消费水平对比(以农民为1)
1953年
87
69
181
1:2.6
1954年
89
70
183
1:2.6
1955年
94
76
188
1:2.5
1956年
99
78
197
1:2.5
1957年
102
79
205
1:2.6

——国民收人统计资料汇编(1949—1985年)
请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哪一结论最正确
A.体现了城乡二元经济的差异 B.农民与市民的身份不平等
C.当时我国商品经济不繁荣 D.农民消费低,自然经济仍存在

“在分配土地的过程中集体的活动非常活跃,当地的积极分子陆续出现并被吸收为干部。农村的街道房屋等外表形象没有什么改变,但各个人的身份地位则因他们参加会议和各种新的活动而有所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创造了国民政府从来没有设想过的农村机构。”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A.“大跃进”运动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农业合作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