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确立并完善了社会福利制度。以下对“福利国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改善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 B.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C.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D.减少了政府的公共开支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4高考真题)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明清时期我国城市化出现“离心现象”——在其它国家,城市人口比重愈来愈高,也愈来愈集中,小城市变大,大城市变得更大;但在中国,明清两代的几个大都市,从人口到城区规模都比两宋和元代时缩小许多。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

A.小农经济的发展 B.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C.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 D.新航路开辟

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99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面对空前严峻的就业压力,有网友建议穿越历史回到明代的南京去找工作。不可能经历到的是( )

A.到丝绸手工工场当工人
B.到徽商票号做收银员
C.创办珐琅彩瓷烧制作坊
D.做批发棉纱、回收棉布的大商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都江堰是西汉时期修建的著名水利工程
B.古代重要的灌溉工具主要有翻车、筒车等
C.从汉代起政府经常组织大规模的黄河治理工程
D.坎儿井是新疆地区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

两宋时期,商品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 )
①城市商业分布已打破坊市的界限
②打破了过去对商业交易的时间限制
③出现了人们生活娱乐消费的场所——瓦子
④在货币流通方面出现了纸币——交子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