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实 |
结论 |
淝水左渎,又西经石桥门北,亦曰草市门。——郦道元(北魏)《水经注》 |
草市最早出现于北朝时期 |
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王建(唐)《汴路即事》 |
唐朝江边码头有草市 |
诸州镇郭下及草市见管属省店宅水,其征纳课利,不得亏失。——《后周太祖广顺二年正月敕》 |
草市成为政府重要的税源 |
市区雄富,列肆繁错,城外南市亦数里,虽钱塘建康不能过,隐然一大都会也。——陆游《入蜀记》 |
南市是大规模的草市 |
上述有关草市的沿革,史实与结论不相符合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将传统的丝织技术与文学艺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开始于
A.西汉 | B.唐朝 |
C.北宋 | D.明朝 |
南北朝时期的炼钢法是当时最为先进的
A.炒钢法 | B.灌钢法 |
C.块炼钢 | D.铸铁脱碳钢 |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冶炼业的表述,符合西汉历史状况的是
A.用焦炭冶铁 | B.发明灌钢法 |
C.用水力鼓风冶铁 | D.用煤作燃料冶铁 |
明清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未能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封建专制制度的强化 | 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不充分 |
C.闭关锁国政策 | D.轻视科学技术 |
两宋时期,商品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
①城市商业分布已打破坊市的界限②打破了过去对商业交易的时间限制③出现了人们生活娱乐消费的场所——瓦子④在货币流通方面出现了纸币——交子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