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
材料 |
结论 |
A |
在1720—1820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总值中所占比重年增长率,高于整个欧洲地区。 |
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远高于英国 |
B |
普法战争中普鲁士军队在色当俘获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及其亲率的近十万法军。 |
先进的社会制度是夺取战争胜利的必要条件 |
C |
苏联粮食产量1954年为8560万吨,1956年为12500万吨,1958年为13470万吨。 |
赫鲁晓夫的改革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
D |
“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以来的20年间,三个经济体间已发展出更宽、更深、更高效的供应链。 |
三国互惠,使墨西哥一跃成为发达国家 |
某年,清政府户部奏议说:“就中国目前财力而论,实属万不能堪。然而和议既成,赔款已定,无论如何窘急,必须竭力支持。”同时,“很多汉人目睹了满族政权毫无希望的领导能力后,转向了革命”。据此,与奏议中“和议”“赔款”相关的是( )
A.第一次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在《马关条约》中,最能反映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特征的条款是
A.割占台湾岛 | B.在苏、杭富庶地区开放新的通商口岸 |
C.给予日本巨额赔款 |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
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其中对“煮豆燃萁”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是指“天京变乱” |
B.是太平天国运动由盛到衰的转折 |
C.反映了农民阶级的狭隘性和局限性 |
D.作者认为因为“煮豆燃萁”所以对洪秀全的评价难以定论 |
1861年4月,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看到了一本书后,在日记中不得不承认:“其中所言,颇有见识……法法类,皆是效法西人所为……观此一书,则贼中不为无人。”此书应为( )
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致信英国女王,表示相信英国政府是受到英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欺骗而走上歧途,恳请她制止鸦片贸易。这表明林则徐()
A.希望以和平方式实现禁烟 | B.希望扩大中英正常贸易 |
C.开展禁烟得到了英王认可 | D.对英国的政治了如指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