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炳罡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称其“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其)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他评价的是( )
| A.新思想的萌发 | B.《资政新篇》的提出 | C.百日维新 | D.辛亥革命 |
革命党人陈天华说:“国家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 A.天赋人权 | B.主权在民 |
| C.君民共主 | D.民贵君轻 |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这种思想是谁在什么书中最早提出来的:
| A.魏源《海国图志》 | B.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
| C.容闳《西学东渐记》 | D.洪仁玕《资政新篇》 |
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 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 B.从天人感应出发 |
| C.从万物本源出发 | D.从人的本性出发 |
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
| A.儒家 | B.法家 | C.道家 | D.墨家 |
“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 A.朱熹 | B.李贽 | C.陆九渊 | D.黄宗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