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 )
| 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 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
| C.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 | 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 |
《海国图志》记载:“(某国)都城有公会所,内分两所,一曰爵房,一曰乡绅房。爵房者,有爵位贵人及耶稣教师处之;乡绅房者,由庶民推举有才识学术者处之。国有大事,王谕相,相告之爵房,聚众公议,参以条例,决其可否,辗转告乡绅房,必乡绅大众允诺而后行,否则寝其事物论。”这段文字描述的制度最有可能的是
| A.英国的议会制 | B.法国的共和制 |
| C.美国的三权分立制 | D.德国的二元制君主制 |
据《英国政治制度史》记载,“1689年下院提出《三年法案》,威廉三世立即否决。直到1694年出于对外战争的需要,威廉三世才签署了此案。1692年下院提出《任职法案》,先是被上院否决,次年又被威廉三世否决。”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此时的英国国王拥有立法否决权 | B.此时的英国国王违反了英国关于限制王权的法律 |
| C.此时的英国上院具有立法否决权 | D.此时的英国下院拥有立法权 |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战国时期统一中原的秦国,18世纪确立世界霸主地位的英国。他们发展的道路各不相同,但在治国方面却有惊人的相似。你认为他们治国方面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
| A.发展经济 | B.武力掠夺 | C.制度创新 | D.科技强国 |
马克思曾说:“(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因为它们与罗马法制不相符合。”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罗马帝国是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
| B.罗马帝国是一个真正的现代意义的法制社会 |
| C.罗马地方有自主权,不受罗马法的约束 |
| D.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维护了帝国统治基础 |
有学者认为,《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古罗马平民阶层的胜利。该学者的主要理由应该是
| A.法典的制定,奠定了罗马公民法的基础 |
| B.法典规定了债务法规,改善了奴隶的处境 |
| C.与习惯法相比,该法典内容有大量的扩充 |
| D.法典明文公示,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