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上半叶,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李贽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19世纪末,康有为则把孔子说成是变革的“先师”;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等人则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这三种观点在本质是( )
| A.是自相矛盾的 |
| B.都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 |
| C.都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 |
| D.李贽进步、康有为反动、陈独秀激进 |
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他最可能选择的依据分别是( )
| A.风俗画和文人画 | B.话本和小说 |
| C.汉赋和唐诗 | D.元曲和傩戏 |
书坊是古代出书卖书二合一的书店,诞生于唐末五代,北宋以后在大街小巷盛行。书坊书架上是市民“喜闻乐见”的实用医书、生活用书、世情小说、八卦小报、科考复习“指南”等,这表明( )
| A.宋朝以后统治者对文化控制减弱 | B.商业活跃,市民阶层兴起 |
| C.封建文人有了自由挥洒之地 | D.封建统治者加强文化控制 |
某同学在探究中国绘画发展时,发现这样一段描述:“绘画在……基础上继续发展,宫廷绘画、士大夫绘画和民间绘画各自形成体系,彼此间又互相影响、吸收、渗透,共同构成……绘画的面貌”。此描述的朝代应该是( )
| A.秦朝 | B.唐朝 | C.北宋 | D.清朝 |
南朝著名的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这表明他强调书法创作应该( )
| A.效法道家 | B.形神兼备 |
| C.有意无法 | D.超越古人 |
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 )
| A.“司南”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 |
| 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
| C.火药在宋代开始应用于军事 |
| D.活字印刷始于宋朝,以后雕版印制技术基本不再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