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欧美地区专业技术人员、经理阶层,学校教师、办公室工作人员等“新中产阶级”日益增多,逐渐取代小企业主、小农场主等“老式中产阶级”而居主导地位,这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经济,科学的日益科层化……密切相关。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有( )
①新经济的出现 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③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和发展 ④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我国学者普遍认为,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点。以下史料能够佐佂这一观点的有 ( )
①《吕代春秋》:“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 ②《农书》:“用粪犹用药也。” ③《商君书》:“使民无得擅徙,则诛愚、乱农之民无所于食而必农。” ④《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影响下表中1921年数据变化的政策因素是
1913年 |
1921年 |
1923年 |
1925年 |
|
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 |
9446 |
6620 |
7860 |
8730 |
粮食作物产量 |
39.79 |
22.13 |
34.55 |
44.24 |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D.农业全盘集体化方针
下图所示为二战后初期某国经济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这个国家应是
A.英国 | B.联邦德国 | C.日本 | D.美国 |
1933年美国政府颁布下图标志的主要目的是
A.整顿财政金融 |
B.调节农业生产 |
C.调整工业生产 |
D.实行社会保障 |
罗斯福曾打比喻说:“1933年夏天,有位头戴丝绸帽子的老绅士在防波堤边上失足落水,他不会游泳。一位朋友跑下防波堤,跳进水里,把他救上来,但丝绸帽子被浪冲走了。老绅士苏醒过来后,千恩万谢,夸奖他的朋友救了他的命。但是,三年后的今天,老绅士却因丢了帽子而斥责他的朋友。”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
A.新政一直遭到资产阶级的强烈反对 |
B.新政危害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
C.新政损害了资产阶级的部分利益 |
D.新政加剧了美国社会的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