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人程晏在《内夷檄》中说:“四夷之民,长有重译而至,慕中华之仁义忠信,虽身出异域,能驰心于华,吾不谓之夷矣。”材料说明当时( )
A.文化认同是区分“夷、夏”的关键 | B.唐朝人抛弃了“夷夏”观念 |
C.儒家文化得到周边民族的广泛认同 | D.周边少数民族主动归顺唐朝 |
对于洋务运动,当时的人颇有批评。刘锡鸿认为“中国空虚不在无船无炮,而在无人无财,此皆政教之过也;西洋技巧文字,似不可纷纷讲求,致群鹜于末,而忘治道之本;不思整饬纪纲(纲常伦理),而惟骛心于凶器之末何欤?”郭嵩焘认为“西洋立国以政教为本;日本仿行西法,大小取法泰西,月异而岁不同;(中国专注与造船、制器、练兵)考求洋人末务而忘其本,自以为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作为迈出中国近代化第一步的洋务运动,两人持批评态度,体现他们保守立场 |
B.两人都批评洋务运动,观点相左,说明材料都不可信 |
C.两人都批评洋务运动舍本求末,但所指本末的含义不一 |
D.两人都批评洋务运动舍本求末,都主张“中体西用” |
重学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受教育的相对公平公正是人类的不懈追求。新中国《共同纲领》中的教育方针继承和发展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是
A.新中国的教育是“民族的” |
B.新中国的教育是“大众的” |
C.新中国的教育是“科学的” |
D.新中国的教育是“全面的” |
西藏地区自古以来都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有关西藏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秦朝征服百越,设立四郡管理包括西藏在内的西南地区 |
B.元朝设立地方行政机构宣政院,专门管辖该地 |
C.清朝在中央设理藩院,专门管理西藏地区的行政、赋税、宗教等事务 |
D.1965年,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实现了藏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 |
民主是人类不断追求的政治理想。下列东西方思想家的思想言论能体现民主精神的有
①“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
②“奴隶是人,他们的天性和其他人相同”
③“国家体现了全体公民的共同意志,即公意”
④“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A.②③ | B.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某记录二战经典战役的著作有如下目录:晴天霹雳——波兰闪击战;鹰击长空——□□□□;短兵相接——□□□□;航母号角——□□□□;铁甲搏杀——库尔斯克战役;摧枯拉朽——柏林会战。在“□□□□”处依次填入的战役名称最合理的是
A.不列颠战役;莫斯科战役;珍珠港海战 |
B.敦刻尔克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瓜岛战役 |
C.莫斯科战役;阿拉曼战役;中途岛海战 |
D.不列颠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