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茶是中国传统文明的代表符号之一。公元4至7世纪,茶陆续传播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并内化为其民族文化的一部分。18世纪,中国茶传入英国,却一直伴随着关于饮茶合适与否的争论,焦点集中于经济、社会甚至健康等方面。以上对待中国茶的不同态度说明了(   )

A.异域文明之间的交流碰撞 B.同一物种接受度的地域差异
C.东亚文明的开放性与欧洲文明的保守性 D.交通便利性在文明传播中的特殊地位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电视的起源与发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从“老爷”“大人”到“同志”“先生”的称谓变化主要反映了

A.资本主义经济代替封建经济形式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
B.资产阶级的民主、平等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C.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
D.西方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侵略

下图反映的经济形式是()

A.计划经济 B.新民主主义经济 C.国家资本主义 D.市场经济

以下属于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调整的是()
①土地改革②农业合作社③大跃进④人民公社化运动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下图的做法给全国经济造成了灾难性后果,主要表现为()

A.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浮夸风和共产风盛行
C.人民生产积极性严重受挫 D.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原创办轧花厂,因惧怕官吏们反对,所以表面上依附于日本人的保护。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A.中外合资生产开始形成 B.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外国的大力支持
C.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 D.民族资本主义生存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