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2013年国庆节,全国各旅游景区游客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至5.2%和4%;但集中出游人满为患,引发了人们对假期安排的讨论。 |
B.“世界读书日”前夕,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调查结果显示,国民人均阅读量明显不足,图书行业的出版和消费呈现出不对称发展的态势。 |
C.专家指出,针对“山西地震谣言”事件,国家必须加快相关立法进程和打击力度,来有效遏制网络散播流言这一现象。 |
D.因不符合券商上市的新规定,目前,这家证券公司的上市申报材料已经被退回,其多年来上市的夙愿变得遥遥无期。 |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有时候律师的辩护很可能开脱了凶手,有损公共道德,但他们“完美”的法律服务没错。因为法治之法是中性的,它超越道德;而“平等对抗”的诉讼程序,须保证被告人享有他所购买的一切法律服务。即使被告人真是凶手,律师帮他胜诉获释,正义受挫,从法制或“程序之治”的长远利益来看,这也还是值得的,失败了的正义可以在本案之外。
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A.法制与道德是相互对立的 |
B.在一个单一的案件中找不到正义 |
C.维护法制程序的意义大于一时的伸张正义 |
D.为了保证法制程序的实施,律师常常不得已而为之 |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自然资源稀缺,产权就非常重要。因为产权明确,人们再也不会超负荷放牧。到发达国家农牧业地区看过的人都知道,分割牧场使用的都是铁丝网,这完全是君子界线,堵不住小人。但是在一个法制的社会,这种防君子不防小人的界线,是具有法律权威的。难怪有一本书说铁丝网是十九世纪人类社会十大发明之一。
下面不符合这段话所表达的意思的是()。
A.产权的划分要有法律来保障 | B.铁丝网只有在法制社会才起作用 |
C.法律能约束君子但不能约束小人 | D.产权明确可以防止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 |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蚂蚁是所有动物中最爱寻衅和好战的物种,尤其是以肉食为主的“狩猎蚁”。“狩猎蚁”的外交政策是永无休止的侵犯、武力争夺地盘,以及尽其所能地消灭邻近群体。由于其数量庞大,所以打起仗来,常常争得你死我活,场面十分壮观。特别是在食物短缺时,与其他群体的冲突则会达到高潮。早春时节,当群体开始发育的时期,“狩猎蚁”还会袭击其他种类的蚂蚁,争斗的结果总是以“狩猎蚁”的胜利而告终。
这段话直接支持这样一种观点,即()。
A.狭路相逢勇者胜 | B.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
C.弱肉强食,适者生存 | D.进攻是最有效的防守 |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每个人都有命运不公平和身处逆境的时候,这时我们应该相信:。许多事情刚开始时,丝毫看不见结果,更谈不上被社会所承认。要想成功就应付诸努力,既不要烦恼,也不要焦急,踏踏实实地工作就会得到快乐。而一心盯着成功的果实,肯定忍受不了苦干的寂寞,到头来只会半途而废,甚至一无所获。
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是()。
A.好事多磨 | B.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
C.冬天已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 D.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西安半坡遗址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典型,以红质黑纹的彩陶为特征。其后的龙山文化,则以坚硬的黑陶为特征。半坡彩陶上每每有一些类似文字的简单刻画,和器物上花纹判然不同。黑陶上也有这种刻画,但为数不多。刻画的意义至今虽尚未阐明,但无疑是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如花押或者族徽之类。我国后来的陶器、铜器或者其他器物,有“物勒工名”的传统。殷代的青铜上就有一些表示族徽的刻画文字,和这些符号极相似。由后比例前,也就如由黄河下游以溯源于星宿海,彩陶上的那些刻画记号,可以肯定地说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者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
彩陶上的花纹。有些如人形、人面形、人着长衫形、鸟形、兽形、草木形等等,画得精巧,得心应手,看来显然在使用着柔软性的笔了。有人以为这些绘画是当时的象形文字,其说不可靠。当时是应该有象形文字的,但这些图形,就其部分而言,确是花纹,而不是文字。
在陶器上既有类似文字的刻画,又有使用着颜料和柔软性的笔所绘画的花纹,不可能否认在别的质地上,如竹木之类,已经在用笔来书写初步的文字:只是这种质地是容易毁灭的,在今天很难有实物保留下来。作者推断“当时是应该有象形文字的”的依据,正确的是( )。
A.写在竹木上的文字质地容易毁灭,难以保留至今 |
B.半坡彩陶上的花纹形式多样,都有别于刻画的绘画 |
C.半坡彩陶上已出现了具有文字性质的简单的刻画 |
D.半坡彩陶上的人和物的形状,已初具象形文字特点 |
下列几种说法与原文不相符合的是( )。
A.仰韶文化彩陶和龙山文化黑陶上的刻画记号是中国原始文字 |
B.半坡彩陶上刻画的意义已能解释,龙山黑陶上的刻画则不能 |
C.仰韶文化时期已有了在不同质地上用笔书写的初步文字 |
D.半坡彩陶上的某些符号与后来“物勒工名”的传统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