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中两幅图片,对其解读不正确的是( )

| A.柏林墙阻止了东西柏林之间市民的来往 |
| B.柏林墙成为二战后德国分裂的象征 |
| C.柏林墙是西德修筑的,防止东德人逃入西德 |
| D.柏林墙是冷战的标志性建筑 |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人把当时中国的三个政治派别概括为“主保中国,次保大清”、“主保大清,次保中国”、“只保中国,不保大清”,这三个派别依次是( )
| A.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 |
| B.维新派顽固派革命派 |
| C.保皇派革命派维新派 |
| D.洋务派革命派保皇派 |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指出:“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这种感觉,从鸦片战争后渐渐发动……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堂堂中国为什么衰败到这田地,都为的是政制不良。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下列思想主张与三个时期中国人的探索顺序相对应的是()
①“师夷长技以制夷” ②“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赛两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③“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 A.①②③ | B.②①③ | C.②③① | D.①③② |
15世纪时梵蒂冈一个图书管理员说:“过去稀有而索价上百金币的书籍,现在只要二十金币,不论古今,罕有人类发明之重要堪与媲美。”这里说的“发明”是指( )
| A.造纸技术 | B.雕版印刷 | C.活字印刷 | D.装订书籍 |
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 )
①《清明上河图》②程朱理学③元曲④小说⑤汉赋
| A.①③⑤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①③④ |
汉兴之初,汉高祖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余年后汉武帝刘彻强行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这种文化政策的变化本质上反映了 ( )
| A.君主个人的价值追求 | B.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 |
| C.道学理论的发展完善 | D.统治集团内部的纷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