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在《资产阶级的革命与革命的资产阶级》中指出:“……辛亥革命本身的性质,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而非民族革命。”对“非民族革命”正确理解是( )
| A.没有明确的反对帝国主义 | B.反封建的不彻底性 |
| C.革命纲领带有排满特征 | D.领导阶级的软弱性 |
1867年,英国宪政学家沃尔特•巴奇霍特在《英国宪政》中写道:“英国政体有效运行的秘密在于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密切结合,一种几乎完全的融合……它的优点恰在于二者之间的奇妙结合。”英国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实际连接点是( )
| A.国王 | B.议会 | C.内阁 | D.最高法院 |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1875年宪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都标志着本国资本主义民主代议制政体的建立,这说明( )
| A.国家元首直接任命内阁成员是历史的必然 |
| B.共和体制的确立是历史的进步 |
| C.从“人治”到“法治”是近代社会的突出特征 |
| D.《权利法案》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
《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一款:“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这一规定表明《十二铜表法》( )
| A.标志着古代世界成文法的诞生 |
| B.可有效防范个人专权 |
| C.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
| D.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 |
海伦·琼斯在《建筑与民主》中说:“……每九天举行一次至少要求6000位公民参加的雅典公民大会,期间,雅典警卫在街道上巡逻,并用沾了红色粉末的绳子将公民们从市镇广场的最北端护送到集会场所,一旦在集会场所外发现某个公民沾有红色印记,该公民就会受到惩罚。”上述现象从侧面反映了( )
| A.高频政治活动导致公民逃离 |
| B.雅典民主法治的公正与客观 |
| C.雅典公民必须履行参政义务 |
| D.雅典民主政治衰落的必然性 |
“公元前6世纪早期,许多经济状况相同的(希腊)城邦都经历了贵族和平民之间的残酷内战,往往长达数十年。然而,在雅典,一个名叫梭伦的贵族以各阶级调停人的身份出现,为阶级纷争设计了一个出路。”下列属于梭伦改革内容的是:()
| A.废除债务奴隶制 |
| B.铲除贵族的政治特权 |
| C.剥夺贵族的土地 |
| D.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