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展示了1914~1920年华商火柴厂的发展情况。对表中数据的解读正确的是
| 年代 |
进口火柴(万罗) |
新厂数 |
厂均资本额(万元) |
| 1914 |
2383.58 |
10 |
4.92 |
| 1915 |
2097.34 |
9 |
3.30 |
| 1916 |
2062.07 |
4 |
1.42 |
| 1917 |
1559.43 |
8 |
5.47 |
| 1918 |
1334.08 |
3 |
0.66 |
| 1920 |
848.43 |
23 |
9.67 |
A.辛亥革命直接导致了1914~1915年工业发展
B.火柴进口量的递减影响着华商投资额的递增
C.火柴业发展折射出近代民族工业的某些特征
D.反对“二十一条”推动了1920年的投资高潮
汉文帝的车驾至中渭桥时,突然从桥下窜出一人,把皇帝的御马吓得又叫又跳,文帝大怒,把这人交给廷尉张释之治罪。经审讯查明,此人在桥下躲避皇上车驾,误以为车驾已过,急着回家,没想到惊吓了御马。张释之认为此人是偶然过失,只是违反了“清道令”,判以罚金后释放。这一现象说明汉初
| A.减轻刑罚,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
| B.依法治国,尊重百姓 |
| C.国力强盛,不与民计较 |
| D.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施仁政 |
台湾学者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写道:“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种政治结构出现的积极意义主要是
| A.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 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 |
| C.从民主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 D.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
中国的道教被国外部分学者称誉为“世界上唯一不强烈反对科学的神秘主义”。以下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 A.指南针的发明 | B.纸的发明 |
| C.火药的发明 | 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
20世纪,反映西方社会经济危机的现代主义艺术兴起。现代主义强调无意识和非理性,以及关于事件、空间、时间的不确定性,手法比较荒诞。其典型的代表作是
| A.《摩登时代》 | B.《人间喜剧》 |
| C.《日出·印象》 | D.《等待戈多》 |
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的事件是
| A.亚非独立国家的万隆会议 | B.不结盟运动兴起 |
| C.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结束 | D.亚太经合组织建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