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科学家对生长在某区域两个不同地段(水分条件相对较好的沟底和水分条件较差的坡面)的中国沙棘雌、雄株进行了研究,测得一天中CO2吸收量变化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一般情况下,曲线I所代表的植株在8点和12点时暗反应所固定的CO2量不相同
B.在12点时,若适当提高CO2浓度,短时间内植株B中[H]的合成速率减慢
C.沟底和坡面的中国沙棘雄株都比雌株更适合在干旱地区生存
D.提取秋季沙棘叶片中的光合色素进行纸层析,可能只出现溶解度较小的2条色素带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右图是细胞分裂过程图,下列有关图中a ~c段(不含a 、c两点)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始终存在同源染色体
B.细胞中始终存在姐妹染色单体
C.细胞中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的比由1∶2变为1∶1
D.该段的染色体行为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下列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ATP是机体内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B.人体内ATP含量很多,保证了生命活动对能量的需要
C.ATP分子中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在一定条件下易水解,也易形成
D.ATP水解失去两个磷酸后的产物可作为RNA的基本组成单位

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而非蛋白质。实验的关键是要获得含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噬菌体,其操作顺序为
①用分别含有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  ②用噬菌体分别与含有35S和32P的细菌混合培养   ③放射性检测   ④离心分离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已知基因A、B、C与它们的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A、B、C分别控制酶1、酶2和酶3的合成,且通过酶1、酶2和酶3作用完成下列物质的转化从而形成黑色素。即无色物质X物质Y物质黑色素。则基因型为AaBbCc的两个个体交配,出现黑色子代的概率为
A.1/64 B.3/64 C.27/64 D.9/64

癌细胞在动物机体内恶性增殖形成肿瘤。下列有关癌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可见到染色单体  B.都是己凋亡的细胞
C.DNA含量都相同  D.细胞表面的粘连蛋白质减少或缺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