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示正常情况下溶酶体所含物质及其内、外环境的pH等,下列哪项叙述与溶酶体有关的事实不相符合

A.保持pH的稳定需要消耗三磷酸腺苷
B.被溶酶体分解的产物都要排出细胞外
C.能吞噬并杀死某些入侵的病菌或病毒
D.其膜上具有特异性转运H+的载体蛋白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进化的结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体现了个体水平、生态系统水平上的多样性
B.内容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种群多样性
C.研究历程主要依据进化理论的构建
D.生物多样性形成是生物由低等到高等进化的必然结果

如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a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a1 和a2,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a1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a2同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b和d存在地理隔离,所以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B.c和d不存在地理隔离,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
C.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则 b和 d 是同一物种
D.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c和d 是不同物种

长期以来人们只注重水稻培育品种的产量及质量,却忽略野生品种的保存。近年来有学者发现,受到某些细菌感染的野生品种水稻有40%的存活率,而人工培育的水稻遭受感染后则全数死亡。下列与之相关的叙述中,合理的一项是

A.人工培育的水稻品种缺乏变异
B.野生品种的水稻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
C.野生品种的水稻对病毒具有较强的适应力
D.野生品种绝灭会降低水稻的基因多样性

某一个种群中某种可遗传的变异性状出现的频率增加,这很可能

A.那个性状对环境有很大的适应性
B.该种群的全体成员都是那个性状的纯合子
C.那个变异性状是由环境条件引起的
D.控制那个性状的基因是隐性的

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下降。原因是()

A.杀虫剂诱发了害虫抗药性基因的产生
B.杀虫剂对害虫具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强的害虫数量增加
C.杀虫剂能诱导害虫分解药物的基因大量表达
D.抗药性强的害虫所产生的后代都具有很强的抗药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