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前,一位中国文人这样描述西方人:“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就连林则徐也相信“只要断绝了对西方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造成这种认识的根源是( )
A.中西方文化差异 |
B.长期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 |
C.中西方人种差异 |
D.中国文人的偏见 |
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中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成功范例。它践行了()
A.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B. | 民族区域白治制度 |
C.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D. | "一国两制"构想 |
1978-1984年,我国粮食产量年均增长495亿公斤,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增长率达14.55%。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动 |
B. | 设立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 |
C. | 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 |
D. |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下边知识卡片是某同学在历史课堂上整理的笔记内容,据此判断他学习的是()
A. | 遵义会议 | B. | 万隆会议 |
C. | 西安事变 | D. | 重庆谈判 |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这一战役的战果是()
A. | 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 |
B. | 拉开了战略大决战的序幕 |
C. | 解放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 |
D. | 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进入"黄金时代"的主要原因是()
A. |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B. | 帝国主义国家放松对中国经济掠夺 |
C. | 外国列强的棉纱在中国大量倾销 |
D. |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