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曾被称为我国古代第五大发明。以下关于科举制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隋文帝时正式形成 | B.唐朝创设进士科 |
C.明朝实行八股取士 | D.民国是才被废除 |
雷颐在《“中国农村派”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一文中写道:“辛亥革命后……西方列强在中国的支配地位没有受到削弱,在农村没有出现一场社会大变动……中国仍是一个贫穷、落后、混乱的国家。”你认为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仍然破落、贫穷,“没有出现一场社会大变动”的原因有哪些( )
①西方列强在中国的支配地位未受到削弱
②中国社会基本矛盾未得到解决
③封建军阀的割据和混战依然存在
④孙中山“平均地权”主张未得到有效执行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下图所示为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
A.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
B.作者对辛亥革命并不认同 |
C.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 |
D.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来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
A.维护清朝权威 | B.鼓励人们向西方学习 |
C.宣传科学救国 | D.劝国人放弃天朝观念 |
下列表格中所反映的言论客观上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的诉求是( )
时间 |
言论 |
1865 |
李鸿章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
1894 |
郑观应说:“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
1903 |
章太炎说:“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
1913 |
梁启超说:“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
A.实现中国的工业化 B.推动中国的近代化
C.实行民主政治 D.启蒙与救亡并存
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提到:“(1903年)梁启超否定了儒教中的狭隘忠诚和以家庭为中心的自私观念,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材料中梁启超观点提出的背景不包括( )
A.民族危机的加深 | 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C.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 D.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