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中国古代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贞观之治】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魏征
(1) 贞观之治时期的皇帝是谁?上则材料反映了贞观之治哪一方面的内容?(1分
【技术创新】
(2) 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请依据图A和图B分别写出当时便于耕作和灌溉的生产工具名称。
【和同一家】
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3) 吐蕃人是今天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简述这一事件的主要影响?
【海内知己】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伴随着对外交往的活跃,繁荣的唐朝文化传遍世界,影响着世界,至今各国仍称中国人为“唐人”。
(4)请你举出唐朝对世界影响的史实。(至少举出两件史实)(2分)
(5)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请你概括出两点唐朝繁荣的原因。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某学校准备举办专题展览活动,展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60多年的风雨历程和辉煌成就。有许多展板已完成。请你思考并完成下列版面内容。
(1)展览活动名称 。
(2)完成下列未完成的版面:
建国初期重大历史事件回眸
时间 |
历史事件 |
意义 |
1949年 |
① |
国家赢得独立。 |
1951年 |
西藏和平解放 |
② 。 |
1952年 |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
③ 彻底废除了。 |
1953年 |
④ 战争胜利 |
维护了世界和平、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
(3)完成下面图示:
(4)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许多突出的成就,请你举出至少两项。
(5)看完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的风雨历程和辉煌成就展板,你有什么感受或启示?(至少2点,2分)
2014年8月15日时抗日战胜胜利69周年纪念日,学校布置同学们利用暑假举办一次“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9周年”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下列题目
【主题拟定】
(1)为此纪念活动拟写一个标语。(要求要具有健康的情感和价值观)
【历史回眸】
(2)请你举出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一例即可)及为抗击日寇中华民族英勇奋战的两个战例。
【歌曲聆听】
“铁流两万五千里,直向着一个坚定的方向!苦斗十年锻炼成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奔战场,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
(3)通过歌曲可以判断出这首歌的歌名应该是
A.《新四军军歌》 | B.《八路军军歌》 |
C.《解放军军歌》 | D.《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 |
(4)“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奔战场,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除了歌词中提到的这次战役,你还知道这支军队在抗日战争中还参加了哪次大规模战役?这次战役有什么意义?
【感悟分析】
(5)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何伟大的历史意义?
历史学家和政治学家们一致认为,华盛顿、林肯和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三位总统。李明所在学习小组对这三个总统进行探究,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追根溯源】
……战争为华盛顿赢得了巨大的荣誉和威望。在人们的心目中,他已经成为这个新国家的象征。——《大国堀起》解说词
(1)解说词里的“战争”指什么战争?新国家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图说历史】
(2)图1 林肯和图2 罗斯福你更欣赏哪一个美国总统?并说明理由。
【方法运用】
同学们研究完华盛顿、林肯和罗斯福三个美国总统,为他们的贡献所倾倒,但是围绕着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李明和王成却辩论上了,见图3 。
(3)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应遵循哪些方法?
20世纪以来,伴随着各种政治力量的此消彼长、分化组合,世界格局不断发生着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战后初期……为了加强对西方国家的控制,在美国的操纵下,1949年5月,美国、加拿大和西欧10国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
——摘编于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由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独立活动。……但是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他问题,如经济力量,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
——摘自基辛格1993年的谈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德国军用飞机被肢解”主要是根据哪一条约的规定?该条约是在哪次国际性会议上签订的?《九国公约》是在哪一次国际会议上签订的?通过两次国际性会议,帝国主义国家确立了怎样的国际秩序?
(2)材料二中的“战后”指的是哪次战争后?据材料二内容,美国成立了哪一国际组织?针对这一组织苏联采取了什么措施并导致了哪一政治格局的形成?
(3)材料三中的“新秩序”反映了世界政治格局的什么发展趋势?“旧秩序”结束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面对“世界新秩序”,中国应采取怎样的做法?
近代前期,中国各阶级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
阶级 |
材料 |
问题 |
探究 |
地主阶级 |
材料一: ![]() ![]() 图一:《海国图志》 图二:江南制造总局 |
(1)材料一中图一所示作品的作者是谁?该作品的编写目的是什么? (2)图二是在哪场运动中创办的哪种类型企业? |
(7)综上所述,近代前期中国各阶层的探索有何共同作用? |
农民阶级 |
材料二:洋人好比一只鹰,红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太平军)。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人教版) |
(3)材料二中的军队建立于何时? |
|
资产阶级 |
维新派 |
材料三:![]() ![]() 图三:严复图四:京师大学堂 |
(4)材料三中的人物他的第一部译著是什么? 图四是哪一场运动留下的成果? |
革命派 |
材料四:颠覆满清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 ——临时大总统誓词 |
(5)根据材料四概括辛亥革命完成了什么任务? |
|
先进知识分子 |
材料五: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
(6)根据材料五写出该运动的口号,指出其局限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