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认为,文学作品必须时刻贴近百姓生活,才有生命力,好的作品必须与生活紧密相联,作家应该知道老百姓在想什么,所希望的是什么,最大的痛苦是什么。这一观点说明了

A.文学作品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真实再现
B.来自劳动群众生活中的灵感是文学创作的源泉和动力
C.文学创作以社会生活为源泉,其实质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创新
D.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文化创新的途径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随着______________的建立,中华文化以博大的胸襟广泛吸收外域文化,文化开放的氛围浓郁,进入了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

A.儒家学说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至尊地位 B.秦朝
C.汉朝 D.隋唐

著名作家王蒙在“2004 文化高峰论坛”上发言指出:随着国家的对外开放与交流,英语在中国的普及范围越来越大,汉字拉丁化的倾向也尤为严重。王蒙沉痛地说:“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据此回答(1)~(2)题。
(1)随着国家的对外开放与交流,英语在中国的普及范围越来越大,汉字拉丁化的倾向也尤为严重。对这一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普及英语是对外开放和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②汉字拉丁化是尊重文化的多样性的具体表现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应尊重本民族的文化④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引进的成分越少越好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针对上述现象,王蒙之所以沉痛地说:“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这是因为()
A.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 B.汉字具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
C.每个汉字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D.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书写了中华民族的历史

二百三十多年前,清朝乾隆皇帝依托鼎盛的国力,组织全国数百名优秀学者,用十余年的时间编纂《四库全书》。它涵盖了十八世纪中期以前中国文化基本典籍,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更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观。《四库全书》证明了

A.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B.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C.中国古代科技具有整体性的特点
D.中华文化能够求同存异、兼容并蓄

1978年,时任巴黎市长的希拉克第一次来到秦俑博物馆.不禁赞叹:“世界上曾有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这表明要真正了解中国,就必须了解中华文化的()

A.民族性 B.多样性
C.古老辉煌的历程 D.基本的价值追求

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①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②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③北宋时的《资治通鉴》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阶级所借鉴④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较多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